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学发展观和防灾减灾新理念出发,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2.
0℃层高度与夏季阿克苏河洪水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毛炜峄  吴钧  陈春艳 《冰川冻土》2004,26(6):697-704
应用阿克苏河两条支流的出山口水文站日流量资料, 以及流域及其周边3个探空站的0 ℃层高度资料, 分析了1999年夏季阿克苏河流域特大洪水期间0 ℃层高度与日流量的关系. 阿克苏等3站的0 ℃层高度逐日变化与阿克苏河两条支流逐日流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托什干河日流量与超前2~3 d、持续3~4 d的0 ℃层高度累积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 库玛拉克河日流量则与超前3~4 d、持续4~5 d的0 ℃层高度累积值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阿克苏河流域东部库车站的0 ℃层高度与托什干河日流量之间的关系最密切; 中部的阿克苏站、西部的喀什站的0 ℃层高度与库玛拉克河日流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 1999年特大洪水中, 阿克苏河日流量与0 ℃层高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 以0 ℃层高度为因子, 建立了阿克苏河两条支流4个日流量序列的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3.
2002年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地表径流情势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2002年塔河流域内平原及山区气温都明显偏高, 平原降水偏多, 山区降水略偏多.3~10月 0 ℃层高度接近常年.塔里木河4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73.9×108m3, 比多年平均值227.0×108m3多46.9×108m3, 偏多20.7%, 属丰水年.其中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和开都河-孔雀河径流增幅大, 水量充沛, 属丰水年; 而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和源于西昆仑山的和田河径流量保持多年均值年.4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54.82×108m3.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25.42×108m3, 是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 中游段耗水量24.55×108m3, 下游段耗水量7.38×108m3.上、中游区间耗水量49.97×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90.8%.从7月20日至11月10日共计114 d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 从博斯腾湖调水12.67×108m3, 恰拉水库分水闸向塔里木河输水2.339×108m3, 大西海子水库下泄3.313×108m3, 年内台特玛湖形成了28.74 km2的水域面积, 下游沿河地下水位普遍回升, 影响范围达800 km2, 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4.
新疆棉花播种期气候服务指标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棉花播种期预测服务需求,提出了日平均气温5日滑动平均"稳定≥10℃初日"和棉花"播种—出苗期间热量指数"两个兼具生物学与气候学意义的气候服务指标。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借鉴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建立"滑动相关—逐步回归—集合分析"客观预测模型,得到这两项指标的预测值并参加业务会商,为综合分析并确定棉花开播期的早晚和提出适当的服务对策建议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效果较好。该思路和具体方法可以在更多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业务领域中尝试。  相似文献   
75.
艾比湖近期出现大面积干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比湖及周边地区是新疆的重要湿地之一,但是近期出现了大面积湖床干涸.由EOS\MODIS卫星监测到的数据来.2006年夏季以来,艾比湖水域面积缩小速度加快,7月下旬开始出现大面积干涸,到8月中旬情况持续加重.2006年8月19日的EOS\MODIS卫星监测到艾比湖水域面积为550.6 km2,与7月下旬比较缩小了263.4 km2,与8月上旬比较缩小了126.4 km2,比2005年8月中旬比较缩小了158.4 km2.  相似文献   
76.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创新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在科研型业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业务单位的科研评估工作也需要规范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科研型业务发展的需要。新疆环境气象中心是业务单位,过去在科研课题(项目)(以下简称为课题)的管理环节上对课题执行过程中的检查评估重视不够。对科研课题进行中期检查量化评估,是科研管理规范化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科研课题高质量地执行的有效管理方式。但是,业务单位的科研课题检查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科研单位的评估指标。作者根据新疆环境气象中心的实际情况,在2005年的课题中期检…  相似文献   
77.
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气候资源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红富士苹果生长习性,分析了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种植的气象条件。加上适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阿克苏地区发展红富士苹果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8.
应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1956-2006年的实测径流资料, 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各支流径流变化的特征与趋势. 结果表明, 近50 a来, 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 其中冰川融水是其主要贡献量. 径流量在1994年发生了增多的跃变, 原因可能是气温持续升高引起冰川消融径流急剧增多, 导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大增. 这种趋势能够持续多久, 取决于未来的气候变化及流域上游冰川系统的响应. 随着冰川的加剧退缩和较小冰川的消失, 短期内会给阿克苏河流域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但是随着冰川补给峰值过后径流量逐渐减小, 将会给塔里木河流域带来严重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 冰川的强烈退缩, 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洪水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79.
基于1961—2017年帕米尔地区3站的日降水资料及NEC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气候诊断分析及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近57 a来帕米尔地区春季降水特征及季节内差异,并讨论了降水偏多年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近57 a来,帕米尔地区季节尺度上和月尺度上降水增加明显,旬尺度上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21世纪初帕米尔地区进入新的多雨期,降水正距平年份强度和频率均有显著增加。(2)500 hPa高度场上3月东欧沿岸脊发展、东欧—西西伯利亚槽加深,4—5月欧洲沿岸槽加深、乌拉尔山脊发展、巴尔喀什湖槽加深是帕米尔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关键系统及指标。(3)降水异常年的高空急流较常年强度更强、位置更偏东,在旬尺度上是一个逐渐减弱西退的过程;其低层风场距平分为西南风距平辐合型、西南风和东北风距平辐合型和气旋式环流距平辐合型,均有利于低层辐合。(4)降水异常偏多年水汽输送以偏西路径为主,同时还有偏东、西南和偏南路径,水汽辐合强度较常年更强,更有利于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80.
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频数及强度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炜峄  白素琴  陈鹏翔 《气象》2016,42(11):1351-1363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逐日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乌鲁木齐市近65年降温过程数据库,将降温过程分为Ⅰ级(弱)、Ⅱ级(中等强度)、Ⅲ级(较强)、Ⅳ级(强)以及Ⅴ级(寒潮)5个等级,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各级降温过程的频数、持续日数、过程不同时段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过程最低气温距平偏低幅度等要素气候特征。结果如下:(1)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出现降温过程5834次,平均每年89.8次,其中Ⅰ级(弱)降温过程占78.1%。降温过程的频数季节分布较均匀,但Ⅳ级(强)和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在春季最多。在降温过程异常偏多与偏少年之间,6—8月的过程频数差异最大,4和9月过程频数差异较小。年平均降温过程频数在7个年代际中差异不大;随年代际增长,Ⅰ级(弱)降温过程频数在增加,Ⅴ级(寒潮)降温过程频数却在减少。(2)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5834次降温过程的持续日数平均为1.89 d,其中持续1 d的过程占49.0%。随降温过程等级由Ⅰ级到Ⅴ级提高,过程持续日数最高出现频率也从1 d过渡到3 d。Ⅳ级(强)和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均表现为秋末到冬季各月的持续日数长,春季各月短。(3)65年来,乌鲁木齐市过程降温幅度平均为-4.4℃,秋季降温幅度最强,夏季最弱。Ⅳ级(强)以及Ⅴ级(寒潮)过程的降温幅度最强的月份分别是6和12月。65年来,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的最大24、48和72 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3.1、-5.5和-7.4℃,最大24 h降温幅度是春季最强,冬季最弱;48 h降温幅度是春季最强,夏季最弱;72 h降温幅度是冬季最强,夏季最弱。(4)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的最低气温平均值为0.3℃,冬季各月最低,夏季各月最高,带有显著的季节背景特征。过程最大日气温距平的平均值为-1.9 ℃,随降温过程等级由Ⅰ级到Ⅴ级提高,距平偏低幅度依次增强,Ⅴ级(寒潮)降温过程平均达到-8.5℃。(5)在乌鲁木齐市降温过程频数异常偏多月份,对应在500 hPa高空新疆主要受纬向西风气流控制,较稳定的西风气流上多短波槽脊东移影响新疆;在降温过程频数异常偏少月份,在500 hPa高空新疆主要受西北气流控制,处于高纬地区冷空气自北向南的侵袭通道上,更有利于较强冷空气入侵新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