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梅州市近50年的降水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7,他引:2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梅州市1953~2004年年平均雨量与前汛期(4~6月)雨量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梅州市年降水周期在前20年呈现10年的准周期振荡,前汛期降雨量存在准7年的周期振荡;而在后20年,年降水与前汛期降水量的周期都向4年左右转变。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采用海带孢子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s(Ⅲ)和As(Ⅴ)(0.2、0.4、0.8、1.6μmol/L)培养液进行循环水养殖,以研究不同价态无机砷在海带中的积累以及对其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砷暴露组中海带总砷含量较高,As(Ⅲ)暴露下海带中总砷含量随时间增加,在28 d时达到最大值;As(V)暴露下海带中总砷含量则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28 d时除最高浓度组外均显著高于初始值(P<0.05)。实验结束时As(V)暴露组海带中总砷含量显著低于As(Ⅲ),说明无机砷暴露下海带孢子体幼苗对亚砷酸盐的积累大于砷酸盐。无机砷暴露下海带中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分别呈先降低后升高和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所有处理组海带中H2O2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砷暴露下升高,但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无机砷对酶活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相似文献   
63.
以AsO2-和HAsO42-分别暴露处理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lleri)研究As(Ⅲ、V)毒性作用,As(Ⅲ)浓度梯度为0、10、50、100、300和500 μmol/L,As(V)浓度梯度为0、30、60、120、300和600 μmol/L,分别在第1、3、7d取样,研究不同浓度的As(Ⅲ、V)...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经过可视化分析,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10所研究机构,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运用新技术,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5.
针对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特征点少、在大视角点云数据间配准拼接时出现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提高配准效率及精度作为出发点,以目前主流的ICP算法为基础,首先将激光点云按中心投影方式生成反射强度图像并以此作为配准源,采用规则格网分割提取匹配,建立均匀分布的同名点;然后利用反射强度图像上的同名点与点云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完成视角点云间的初配准;最后在初次配准的基础上,采用KD树改进算法进行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在实现点云数据自动配准的同时,提高了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的配准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66.
王涛  王晴晴  赵丹  童超 《干旱区地理》2019,42(5):1221-1228
通过2002—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以及投入产出延长表综合分析山西省产业发展状况,根据山西省的产业发展特征,将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行业进行了归并,运用投入产出指标对山西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描述并采用扩散感应系数以及扩散能力系数跟踪经济发展中关键产业的变化规律,采用熵指数测算山西省的产业多元化程度,定量跟踪和评价山西产业多元化发展进程,同时运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构建山西省投入产出关联图,直观地考察山西省的产业关联及产业发展集合。结果显示:山西省2002—2015年产业多元化进程受阻,2015年形成了两个重要的产业集合,一个是以煤炭资源业为中心,一个以建筑业为中心。  相似文献   
67.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陈哲 《岩土力学》2022,43(Z2):588-597
基于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对不同接触角(2a = 6º~30º)条件下25~1 000 ℃砂岩进行巴西劈裂模拟试验,研究其应力分布和破裂模式,并将巴西劈裂与直接拉伸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巴西劈裂中,面接触加载可以降低端部效应,加载过程中首先在圆盘中部产生拉裂纹,随着荷载的升高,拉裂纹汇集、扩展、贯通。(2)平板点接触巴西劈裂测得的抗拉强度小于直接拉伸强度,其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k随温度T的升高线性减小,满足k = −3.303×10−4T+1.468。随着接触角的增大,不同温度处理后巴西圆盘的抗拉强度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3)在2a≥18º时,巴西圆盘可以保证中心起裂;2a = 18º~24º时,圆盘在不同温度下破裂模式稳定;在接触角过大(2a = 30º)时,圆盘在较低温度(≤600 ℃)下会形成倾斜裂纹。(4)结合修正系数和破裂模式分析,推荐接触角为18º~24º时,修正系数在0.802 6~ 0.856 0之间,可以保证所有温度试样中心起裂且破裂模式稳定。  相似文献   
68.
羟胺(NH2OH)是海洋中极为活跃的痕量氮素之一,是氨氧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和厌氧氨氧化等诸多氮循环过程的关键中间产物,是构架海洋氮循环网络的重要组成。同时,NH2OH也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前体物,与海洋N2O的产生与释放紧密关联。因此,系统理解NH2OH在海洋中的源汇格局、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对刻画海洋氮循环以及气候效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NH2OH在海洋中纳摩尔级别浓度及其复杂、活跃的迁移转化过程,使得海洋学界对于NH2OH的认识仍不清晰。系统综述了当前关于海洋NH2OH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NH2OH潜在的源汇过程、测定方法及其对海洋N2O产生的可能贡献,以及海洋中NH2OH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最后,梳理了关于NH2OH测定和影响其分布的可能机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未来海洋NH...  相似文献   
69.
任晴晴  陆丽娜  钱小仕  赵宜宾 《地震》2021,41(3):144-156
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因地震动活动频繁成为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目标区,我们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该地区的最大震级进行了极值统计分析.本文首先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然后计算出重现水平、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和震级危险率等参数,并比较了GEV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历史最大震级.最后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运用GEV分布对研究区域做极值统计分析的稳定性.经计算,该地区6.0级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1.8年,8.0级以上巨震的复发周期仅为76.8年.百年的重现水平高达8.08级.另外,该地块未来发生5.0~7.0级地震的概率较大,说明该地块未来仍然会比较活跃.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利用GEV分布探讨该地块的地震危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0.
蒙古高压一组环流指数及与中国同期气候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义了一组描述冬季(12-2月)的月、季1 000 hPa等压面上蒙古高压(MH)状态的新的环流指数,它包括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NCEP/NCAR资料计算了1948/1949-2007/2008年60个冬季的月、季MH的上述环流指数.用它们分析了近60年冬季各月MH的气候态,表明MH在12、1月最强,2月明显减弱;12月偏南,1、2月逐渐北移.分析了MH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φc)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冬季气候(气温、降水)的相关,结果表明:(1)MH强度P和中心位置指数φc均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P在1960's末-1970's初由高转低,φc在1970's末-1980's初由偏北转偏南.12、2月P~φc.间存在显著正相关.MH强年偏北、弱年偏南.(2) MH环流指数P、φc与中国同期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P的显著负相关区覆盖了中国除西南外的大部分区域,φc的显著负相关区也覆盖了中国东部除东南沿海外大部分区域;它们与中国降水的同期相关联系远弱于气温.(3)全球增暖背景下MH强度减弱、中心南移,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暖冬;但1990's末以来,相反的异常时有发生.(4)“0801华南雪灾”期间(2008.1.10-2.2)MH异常偏强,并有四次中期活动过程;它们是造成此次极端气候异常事件的直接环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