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4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3篇 |
大气科学 | 183篇 |
地球物理 | 124篇 |
地质学 | 507篇 |
海洋学 | 147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79篇 |
自然地理 | 1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64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31.
实验表明部分手持GPS外符合定位精度较低,尤其两次观测同一点的互差一般都会超过其标称精度,在测定地质孔位或小比例尺填图中会出现较大误差.实践过程中,发现手持GPS的外符合精度明显低于内符合精度,前者误差有时高达30m左右,而且不稳定,随机性很差;后者坐标相对误差一般均能达到3~5 m的精度.利用手持GPS内符合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坐标校正法,即每次测量都以几个已知点为校正点重复测量,以此计算坐标转换时的相应参数进行坐标纠正,从而提高手持GPS与地图坐标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932.
933.
关于沙漠化地图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沙漠化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环境问题,其结果造成生物生产量的下降,土地生产潜力的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它影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1/3和占世界14%的人口,而且每年还以5-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速度在蔓延,因此沙漠化的防治便成为全球所关心的一个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34.
中国的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一些成果。据此,本文对沙漠化的概念、成因、过程、指征、后果、发展趋势及其治理等方面进行扼要的介绍。研究表明,沙漠化是一种人为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蔓延速率从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的年均1560km2发展到近十多年来的年均2100km2;实践证明,沙漠化土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整治过程而恢复其原有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35.
利用加密自动观测资料、EAR5 0.25°×0.25°再分析资料、常州和盐城SA天气雷达资料等和基于三维变分技术(3DVAR)的多雷达风场反演技术,并利用WRF数值模式,对2022年7月26日发生在江苏的一次大范围飑线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飑线大风过程中,高空出流区辐散、低层低涡切变辐合,上干冷下暖湿的环境并且配合低空西南急流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为对流的触发和组织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水汽条件;飑线入海前,不稳定能量、垂直风切变、垂直上升和水汽条件均较好,而飑线入海后,众物理量配置较差,这与飑线在陆上的组织化发展、强度维持及入海后强度减弱的变化对应较好;飑线入海后,底层后侧入流减弱,使得干空气减少,不利于飑线维持,导致海上大风强度减弱。同时,纬向海陆热力差异变小使得海风的强度也逐渐减小,导致风场辐合效果变差,这可能是飑线系统入海减弱和其引发的海上大风风力变弱的原因之一,数值试验成功模拟了减小纬向热力差异会引发飑线对流系统的减弱。 相似文献
936.
利用海东地区的流体观测资料分析了在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同时探讨了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典型震例。通过分析研究表明,青海东部地区的流体在地震前趋势性异常不显著,短期异常特征较为明显,数字化流体观测资料在震前存在明显的短期异常过程,其中乐都气氡、平安表层水温、乐都表层水温短期异常明显,民和、循化水氡存在破年变或高值波动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937.
中国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中国沙质、砾质荒漠和沙漠化土地的面积达149万km2, 占国土面积15%。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到今天的沙漠所, 经历了卅个春秋。沙漠科学的研究也从空白发展成一个新学科的成长过程。为我国沙漠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培养了一支有着丰富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科技队伍。具有独立解决经济建设中提出的沙漠及沙漠化治理问题的能力, 并为全球沙漠化研究工作和治理实践, 作出应有的贡献。198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为全球先进单位称誉。我国沙漠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可归纳为四个阶段: 1959-1965年, 查明沙漠情况, 探索沙漠治理方法阶段。对我国主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进行综合考察究沙区自然条件与资源, 沙丘特征与风沙运动规律。1966-1977年, 以沙害治理为中心,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需要, 开展专题研究阶段。如沙区铁路修建的有关问题和沙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开发后自然条件的变化等。1978-1983年, 以土地沙漠化问题为中心开展综合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带土地沙漠化现状、发生发展过程, 变化趋势与预测, 整治措施等。1984年以后, 主要是加强对土地沙漠化变化趋势与预测, 以及整治措施的研究,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走向世界。1)建设不同自然地带沙漠化(风沙化)治理研究示范基地系统网络。2)开展半湿润、湿润地带风沙化问题的研究。3功口强对沙漠化监测和预则工作。4)在国际学术活动方面。从举办沙漠化学术讨论会、培训班、合作研究, 进而派遣专家组帮助发展中国家从事沙漠化治理研究工作。并与前述工作相适应, 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图件。总之, 我国沙漠研究是以干旱地带沙质荒漠的自然条件综合研究, 逐渐发展到半干旱、半湿润地带生态环境中沙漠化与风沙化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国土整治中风沙治理提供防治途径和措施。今后的研究工作, 应着重在强烈发展和严重沙漠化地区研究整治措施。建立不同自然地带整治沙漠化土地模式。达到环境健全发展和合理生态系统管理。对潜在和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发展趋势。加强监测和预测。进而提出预防措施。总结沙漠化治理经验和教训, 编著教材培训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938.
939.
特征值相干属性是一种高效、成熟的裂缝预测技术。但即使在连续、稳定的目的层段,部分裂缝隐没于相近高灰度值区域而难以识别;在破碎带发育区域,由于成像能量难以完美聚焦,中、小尺度的裂缝区域呈现相近低灰度值的云雾状模糊而无法区分。本文提出一种以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为核心技术的新型裂缝增强方法。该方法能够强化相干图像中不连续性信息与背景的差异性,突出裂缝的线性结构:采用相干图像阈值逐级调节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尺度裂缝的预测。该方法同时提升了显性、隐性裂缝识别能力和精度。 相似文献
940.
1错情在A文件中,如果全月无降水,降水段方式位错。原因主要是由于省级CDQC审核软件与台站OSSMO软件编制规定不一致造成的。对策全月无降水,当方式位为6时,第1、2数据段各自用"="表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