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9年第三次国土调查正式启动,截至目前自然资源体系已经积累了多期数据成果。针对2个年度之间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统计有了新的要求,需要结合各年度的城镇村等用地数据进行归并统计。通过分析变更统计的规则,研究省级国土变更调查的统计方法,研究结果可准确掌握地类变化,使其更好地满足自然资源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并探讨该技术对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处死;应用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扫描小鼠双侧内耳;重建CT数据,像素点大小9μm;进行图像重组,得到像素点尺寸不同的CT图像。结果:在像素点大小为9μm的CT图像上,可清晰观察耳蜗蜗轴、骨螺旋板、椭圆囊斑、球囊斑等微小结构;像素点大小为36μm的图像仍可显示以上目标结构;像素点大小为54μm的图像上,各微小结构边缘不太清晰,只可显示其轮廓;像素点大小为72μm的图像上,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已不可见。结论: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对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成像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像素点尺寸不大于36μm的条件下,相位对比Micro-CT可较为清晰地显示在体小鼠内耳微小结构。   相似文献   
53.
东天山是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重要的铁、铜、镍、铅锌、金、钼、铷等矿床。近年来,东天山地区陆续发现了十余个大中型钨矿床,有望成为重要的钨矿资源基地。本文介绍了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与构造背景,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东天山地区钨矿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及云英岩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控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时间主要聚焦于三叠纪和晚石炭世。其中,中天山地块的矽卡岩型钨矿和东南缘的石英脉型钨矿形成于三叠纪,而中天山西南缘的矽卡岩型钨矿形成于晚石炭世,均与洋盆闭合之后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根据东天山地区钨矿成矿规律,本文认为东天山地区钨矿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了“前寒武纪基底+花岗岩+化探异常”的钨矿找矿预测思路,针对不同尺度的钨矿找矿勘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由于深部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地质信息的不确定性,使得三维地质模型一直存在可信度问题。通过多元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比、相互约束,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制深部地质结构与隐伏地质体,进而提升地质模型可信度。该方法在铜陵矿集区建模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成为许多领域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利用GIS手段恢复古盆地沉积顶面的DEM是进行地表过程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矿集区古沉积面恢复对于矿床的剥蚀与保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地物化遥"相结合的综合找矿方法已成为现代找矿的技术主流.遥感图像具有视域广、综合信息丰富、宏观综合性强的优点,但矿产成矿条件复杂,受地表覆盖状况差异及遥感影像分辨率限制,利用遥感手段所提取定性或半定量信息,尚难从物质成分的角度定量确定具有找矿意义的地质信息,尤其在覆盖与半覆盖区.  相似文献   
57.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面积浓度或颗粒浓度曲线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6以上(p<0.05),表明这几种方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两种点接触法与图像识别法的统计结果更加相近,相关系数分别为0.79与0.88;  颗粒计数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的相关系数是0.75和0.74。分粒级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和颗粒计数法的相关性随着粒级的变化而不同。两种点接触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3,反映了这两种方法所得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202刻点接触法由于与其他统计法的相关性都比较高,统计视域多且鉴定统计速度快,是进行微炭屑统计的最佳方法。微炭屑浓度高的时段出现在繁荣的文化期,可能指示着强烈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8.
简要介绍了投石压浆无砂砼小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原理,重点介绍运用这种方法处理拟建在杂填土地层上的焦作液压机械仪器厂高层住宅楼地基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驴”友们,经过多次的磋商与碰撞,“驴”友天地栏目终于与大家见面啦!无论你是“新驴”,还是“老驴”;是“弱驴”还是“强驴”,请拿起你手中的相机,拍下那精彩的瞬间,记录下美妙的快乐之旅,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60.
首先利用虚拟激励法推导了仅考虑行波效应下多点输入反应谱表达式,重点对多点输入反应谱中动位移耦合系数ρijpq及拟静位移耦合系数ρSpq的计算方法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避免繁琐的积分运算,提出了一种"拟合+插值"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不但精度高,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研究表明,ρijpq相对于地震波到达支座点的时差Δt具有明显的三角函数的关系;从总体趋势上看,ρijpq绝对值基本随ωj/ωi的增大而减少,这一点与一致输入时的振型耦联系数ρij相同。在仅考虑行波效应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各支座点的拟静力位移完全相关,即ρSpq=1,结构拟静力位移谱与地震动的位移谱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