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于SWAN波浪传播模型建立包含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传播的台风浪数值模型,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沿中线和北线路径登陆遭遇天文潮高潮位时产生的沿海波高过程。结果显示:河口波高总体分布下游大于上游,北岸大于南岸,两岸代表断面堤前最大有效波高可达5.5 m;中线路径生成的近岸台风浪波高为单峰过程,北线路径时北岸的波高出现双峰过程,波高峰值与风暴高潮位并非总是同步出现,两者时间差最大为4 h;根据频率曲线分析,中线、北线路径超强台风作用下乍浦站台风浪的重现期分别为135 a和350 a;中潮时的近岸台风浪波高比大潮降低0.1~0.2 m,小潮时再比中潮降低同样幅度。这些结论对海堤工程设计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