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加剧,北极海冰正在急剧消融,海冰的减少增加了北极地区航道的适航性。本文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海冰运动产品对北极海冰输出区域以及东北航道以北区域的海冰运动特征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从北极中央海域向弗拉姆海峡以及格陵兰海流出海冰的南向位移量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海冰的平均南向位移量在2007-2014年间达到1511 km,是2007年之前(617 km)的两倍以上,反映了北极穿极流(TDS)强度在不断增强。通过长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春季东北航道以北区域的海冰北向漂移速度在喀拉海呈现+0.04 厘米/秒/年的显著增长趋势(P<0.05)。海冰北向漂移对于东北航道的开通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拉普捷夫海与喀拉海,海冰北向运动速度与航道适航期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33(P<0.001)和0.15(P<0.05)。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以及喀拉海存在冰间湖区域的春季海冰面积变化与航道的适航期密切相关,海冰的北向漂移对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的海冰面积减少也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北向漂移促进了海冰的离岸输送,造成海冰面积减少的同时形成冰间水道或冰间湖促使航道开通。为探究大气环流指数对海冰运动以及东北航道适航期的影响,本文利用大气再分析数据计算了中央北极指数(CAI)和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DA)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CAI比DA更能解释东北航道的适航期,而且CAI能够解释北极海冰输出区域海冰南向位移量变化的45%。最近10年,夏季正相位的CAI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海冰离岸输运和冰间湖活动加剧了东北航道区域海冰变薄及其强度变弱,从而促进了东北航道的开通。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an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ethod to process MODIS/Aqua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ocean color imagery over turbid coastal waters with the aid of concurrent CALIOP (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aerosol data, assuming that there exists "nonturbid"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where MODIS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can be retrieved accurately. Aerosol properties from CALIOP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and related to those from MODIS. This relationship, combined with CALIOP aerosol data, was extended to turbid water to derive MODIS aerosol properties, wher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using MODIS data alone often fails. By combining MODIS and CALIOP data, aerosol signal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total signals at the satellite level, and water-leaving radiances in turbid waters were subsequently derived. This method was tested on several MODIS/Aqua ocean color images over South China turbid waters. Comparison with field data shows that this method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errors in the retrieved water-leaving radiance values to some extent. In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Estuary, this method did not overestimate the aerosol effects as severely, and provided far fewer negative water-leaving radiance values than the 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default methods that used MODIS data alone.  相似文献   
23.
基于SMMR和SSM/I海冰索引数据集,建立并分析了1978-11至2014-12月36 a的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南极冰缘线长度增长速度为19.54±16.31 km/a(p < 0.05)。每年海冰范围从3月开始增长,9月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冰缘线长度也呈现稳定的周期性变化,在3~8月缓慢增长,继而略微下降,11月开始迅速增长,12月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通常冰缘线长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最小值在3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与海冰范围和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关,在3月、11月、12月,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一致,与海冰范围相反。在其他月份冰缘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则与海冰范围相同,与海冰形状FRAC指数相反。在5个地理分区中,印度洋区、罗斯海区冰缘线长度呈正增长趋势,别林斯高晋海区呈明显负增长趋势,西太平洋区、威德尔海区变化趋势不明显。5个地理分区的冰缘线长度都只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的趋势变化,大部分时间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24.
根据船测方法在MODIS影像上提取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并与船测数据联合验证AMSR-E海冰密集度产品。结果表明,AMSR-E海冰密集度与模拟船测海冰密集度的一致性高于其与船测海冰密集度,且相同时间、相同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之间一致性较高,不同时间、相同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
利用AMSR-E 36GHz、89 GHz亮度温度计算出的极化比(PR)与热力学冰厚比较,建立了一种针对南极罗斯冰架冰间湖的AMSR-E薄冰反演算法。热力学冰厚由用MODIS晴空下的表面温度数据、ERA-Interim气象数据,根据表面热通量平衡公式反演得到。在排除混合像元以及水汽对89 GHz数据的干扰后,分别对36、89 GHz的AMSR-E亮温极化比拟合指数模型,反演罗斯冰架冰间湖中的0~0.2 m的薄冰冰厚,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3 5 m和0.005 3 m。  相似文献   
26.
刘玥  庞小平  赵羲  苏楚钦  季青 《极地研究》2018,30(2):161-172
采用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日尺度与月尺度海冰密集度数据,将海冰密集度为15%作为阈值确定海冰外缘线位置,提取波弗特海海域的海冰外缘线,计算波弗特海的海冰密集度、海冰范围与海冰面积,然后通过海冰范围与海冰外缘线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变化来分析波弗特海海冰外缘线退缩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实验结果表明,1978—2015年波弗特海的海冰密集度、海冰范围与海冰面积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减少趋势显著。37年来,海冰密集度平均每年减少约0.3%,海冰范围平均每年减少3 235 km2,海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5 084 km2。海冰密集度在1979—1996年无明显减少趋势,1996—2015年减少趋势明显。波弗特海海冰范围一般在9月达到最小值,在11月至次年5月维持在最大值(全冰覆盖状态);海冰面积一般在9月达到最小值,在12月或者1月达到最大值。海冰范围最小值出现时间有延迟的趋势,全冰覆盖状态具有起始时间越来越晚、终止时间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短的趋势,平均持续天数为212 d。  相似文献   
27.
地图可视化设计常包含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地图视觉效果设计。其中地图认知功能设计是地图集的设计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形态分析、数据处理与转化、制图模型的建立等过程,形成制图数据以及地图集的内容体系结构。本文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地图集的地图认知功能设计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型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的思想,蕴含了地图的思想美、科学美、技术美和功能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