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南沙群岛永暑礁90多万年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0年5-6月在永暑礁坪上打一全采芯的地质研究钻井,编号为南永1总进尺为152.07m,对岩芯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地层学,相学和岩石学等进行多学科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暑礁地区的海平面自早更新世晚期以及经历了4次上升和间隔的3次下降,形成了4个沉积旋回及其间的3个沉积间断。海平面呈波动式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2.
样品采自珠江口伶仃洋海区的5个钻孔。测量了各样品中之U,Th含量、比值及年龄。结果表明,这5个钻孔基底面上沉积之最老年龄距今超过36000a。  相似文献   
53.
伶仃洋L2和L16孔第四纪有孔虫群与孢粉化石带特征及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所依据的分析样品是取自珠江最大的一个河口湾伶仃洋中部的水下钻孔岩芯,其底部到达花岗岩基底。通过对第四纪有孔虫群与孢粉化石带特征的分析,阐明在相同的钻孔岩芯中,有孔虫分布变化所反映的古沉积环境特征与孢粉分析的古气候特征较为吻合,并与相应的沉积相,结合^14C和^230Th/^232Th比值法测年数据,从而较好地重塑本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地质历史。  相似文献   
54.
根据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海岸带自然条件与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作不同区段的综合开发规划,制定规划时注意主导利用方向与优势的自然资源相一致,备择性窄的事业优先,综合利用与主导利用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组织区域开发,密切注意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等原则。从纵向考虑,建立完善的开发体系,建设工业基地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从横向考虑,划分沿海自然资源开发区,以便区域推进。华南海岸带可分为11个开发区。  相似文献   
55.
应用现代地表不同环境的碳酸盐成岩特征,分析“南永1井”井深152m的珊瑚礁岩心的成岩变化,发现这152m珊瑚礁层中有3个沉积间断面(分别位于井深17,90和142m处),分为4个沉积旋回,分属4次海平面上升期建造,3个沉积间断面是3次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56.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科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瑚礁工程研究的兴起,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指出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砼料问题。  相似文献   
57.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HUJIANG DELT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and basic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Delta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most of the deltas. Their localities are all in the submerged regions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the shallow estuary results from transgression, the fluviatile runoff flowing into the sea and the silt discharge are large, the destructive energy of waves and the coastal current is small, silt accumulates rapidly, the depositional fabric is zonally distributed horizontal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quence occurs vertically. Because the original Zhujiang Estuary stretched up to the continent about 160 km, the silt discharge of the Zhujiang River is now relatively small, as compared with the rivers famous for their deltas stretching into the sea. Therefore, the Zhujiang Delta is still developing inside the estuary, and thus is called the filling delta. Thanks to the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kaleidoscope-like ancient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 people, reliable pieces of evide  相似文献   
58.
珠江河口流溪河下游地区中全新世海进范围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溪河下游出从化丘陵,进入广花平原,至鸦岗附近,同小北江和西南涌汇合,南下广州白鹅潭,汇入珠江,经狮子洋水道出海。枯季珠江涨潮流可到达鸦岗—江村。潮汐影响使河水水位涨落波及流溪河蚌湖和小北江新华镇和赤坭区等地。可以想象,新石器  相似文献   
59.
珊瑚礁遥感地貌分类体系在珊瑚礁遥感地貌制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珊瑚礁遥感地貌分类体系仍存在构建标准不统一、部分重要地貌类型不突出以及涵盖地貌类型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珊瑚礁遥感地貌制图应用于珊瑚礁科学和管理。本文采用中国南海46个珊瑚礁(环礁、台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ldView-2、Quickbird),并结合西沙群岛15个岛礁的地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南海高分辨率遥感地貌分类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各地貌类型所处礁体位置、动力特征、出露程度和沉积类型为划分标准,将相似尺度和重要性相当的地貌类型归为同等级别,共构建了3级19类南海珊瑚礁遥感地貌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划分标准统一、地貌类型数量最多且完备,新命名了内礁坪生物稀疏带、内礁坪生物丛生带,补充了水下礁脊、潮间带浅滩、浅水礁塘等地貌类型,便于直观理解和推断不同尺度的海洋生态相互作用及重要性。同时,其多等级多尺度性适用于分辨率由低到高的南海珊瑚礁遥感地貌制图,有助于珊瑚礁态势演变分析、管理和保护,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