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9篇 |
海洋学 | 79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32.
33.
34.
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200a前Darwin于1832-1836年间环球考察热带海洋珊瑚礁后,首次建立了珊瑚礁地貌模型并论述其形成机制,该模型总体形态呈全部或部分被上截了顶部的锥形,本文简称为"上截锥型"。此后历经几代学者的研究,都继承了他的珊瑚礁地貌模型。对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的研究,近年有研究描绘为另外一种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礁外坡为内凹形,礁体形态呈蘑菇状,本文称为"蘑菇型"。本文根据许多南海珊瑚礁地形实测资料和地貌学研究文献,确认南海珊瑚礁地貌模型应为上截锥型,"蘑菇型"珊瑚礁地貌模型并不符合珊瑚礁形成演化规律,在自然界内不存在。 相似文献
35.
南沙群岛永暑礁第四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暑礁礁坪的“南水1井”井尺152.07m,采用了古生物与古地磁定年,^14C、氨基酸外消旋、铀系和ESR等方法测年,确定该井地层属第四系,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在井深17.3m,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分界难确定,中更新统与下更新统分界在90m。永暑礁第四第划分为全新统南海组,0-17.3m,更新统南沙组,17.3-152.07m(末到底)。 相似文献
36.
关于珠江河海划界的意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大河河海划界不能简单地把河流入海由窄变宽的口门断面作为河海分界线。文中分析了大河珠江河口的自然与开发利用的有关情况后,提出主要根据咸水入侵和淡水冲出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并参考港口航道、水利和环境监测等因素,划出河口段和河口延伸段。由水行政机关主管河口段和河口延伸段的开发利用、整治和管理的行政事务是适宜的,要大力协调段内所有涉水项目的规划和工程的计划行动。 相似文献
37.
南沙群岛珊瑚礁区仙掌藻的现代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仙掌藻为温暖水体中钙化的绿藻,是南沙群岛珊瑚礁区重要的钙质沉积物源。对南沙群岛8座环礁现代沉积物样品的分析表明,仙掌藻碎屑在环礁各地貌沉积带沉积物中的含量,以泻湖盆底最高,平均为32.66%,最高可达75%,泻湖坡次之,平均9.22%,礁坪含量低,平均6.06%。南沙群岛仙掌藻以砂质基底上生长的直立类型为主,能生长于各个地貌沉积带,最适生态环境为封闭性好、泻湖面积大、水深较大(10~25m)、水动力弱的砂质泻湖盆底。仙掌藻的现代沉积特征反映了其生态特征,可作为中新世以来珊瑚礁沉积相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以东平水道澜石、环市(石(石肯)段)堤围险段调查为例,使用531型地貌-浅地层系统探测仪调查三角洲水道的地形和底质,可快速准确地获得许多完整的水深、地貌和底质分布资料,为堤围险段整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新学科的提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珊瑚礁和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以及珊瑚礁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与任务指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