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贺金川  谢孝奎    郑山锁    郑淏    蔡永龙    龙立   《世界地震工程》2019,35(4):001-10
突发地震灾害下,城市供水管网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导致城市供水功能的失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快速对震后城市供水管网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修复,对于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供水管网为对象,针对震后管网系统功能评价及快速修复决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中国点式渗漏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破坏概率的渗漏面积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地震破坏随机性的管线渗漏流量计算模型;针对震后破坏管线展开了水力分析,并提出了以节点水头损失比为指标的节点服务性能失效状态量化方法;进而建立了震后管线的修复决策模型以及功能修复费用模型。研究成果可为震后功能修复工作中管线修复顺序及修复方案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可显著提高震后应急救灾效率,实现城市供水功能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22.
基于Matlab平台,同时考虑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饱和掺量点、水泥浆体的初始Marsh时间或流动度、经时损失率、凝结时间和泌水率的影响,将掺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受检水泥与基准水泥相比较的各因子作为评判其相容性的指标,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函数,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打破基准水泥的局限,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作出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综合性评价。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掺入评价结果为优的同一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预拌混凝土性能与其水泥浆体一致,相关性较好。研究对于绿色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的配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对ZK03孔岩芯物性测定,获得了埤城岩群密度、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和电阻率、极化率5项物性参数。埤城岩群有较高的密度,与围岩的密度差达0.15×103 kg/m3,具有重力勘探的物性前提;埤城岩群有较高的电阻率,与部分围岩电阻率差异明显,可有条件的开展电阻率勘查工作;埤城岩群具低磁性和低电化学活动性,磁测和激电方法应慎用。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目前孔隙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对含水层系统三维空间离散存在的问题,针对自然界孔隙含水层与隔水层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厚度的不均匀性,研究了基于GIS的孔隙含水层系统三维空间离散实现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基于GIS与不规则六面体元的孔隙含水层系统的三维空间离散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离散体元中含水层类型的单一性,提高了孔隙地下水流模拟模型三维空间离散的精度。  相似文献   
25.
IPCC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SRCCL),从陆气相互作用、荒漠化、土地退化、粮食安全、综合变化和协同性、可持续土地管理等方面评估气候变化与土地的相互关联。报告是在IPCC 3个工作组共同主导下,首次系统评估气候变化与陆面过程和土地利用/土地管理之间的相关作用。报告的评估结果表明,全球陆地增温幅度接近全球海陆平均值的两倍,气候变化加重了综合土地压力,并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而全球很多区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强度持续增加,加重了农业生产的灾害风险和损失。采取行业间和国家间协同一致的行动,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可以有效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减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粮食安全的压力。  相似文献   
26.
The dynamics of snow cover is considered an essential factor in phenological changes in Arctic tundra and other northern biomes.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Terra satellite data were selected to monito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and the timing of snow cover in western Arctic Russia (the Yamal Peninsula) during the period 2000-10. The magnitude of changes in vegetation phenology and the timing of snow cover were highly heterogeneous across latitudinal gradients and vegetation types in western Arctic Russia. There were identical latitudinal gradients for "start of season" (SOS) (r2 = 0.982, p<0.0001), "end of season" (EOS) (r2 = 0.938, p<0.0001), and "last day of snow cover" (LSC) (r2 = 0.984, p<0.0001), while slightly weak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titudinal gradients and "first day of snow cover" (FSC) were observed (r2 = 0.48, p<0.0042). Delayed SOS and FSC, and advanced EOS and LSC were found in the south of the region, while there were completely different shifts in the north. SOS for the various land cover features responded to snow cover differently, while EOS among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responded to snowfall almost the same. The timing of snow cover is likely a key driving factor behind the dynamics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over the Arctic tundra.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snow cover urgently needs more attention to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7.
戴铭  周涛  杨玲玲  贾根锁 《地理研究》2011,30(1):172-184
森林的林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以第五次全国森林详查获取的省级优势树种的平均林龄及分布面积为基础,以同期生长季节的NOAA/AVHRR NDVI遥感数据为辅助,在空间降尺度统计技术的支持下,得出了全国8km分辨率下的森林林龄的定量分布.结果表明:中国林龄在空间分布具有很大异质性.东...  相似文献   
28.
全长6 300 km的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海拔6 621 m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峰西南侧.沱沱河与当曲(近年来亦有当曲为源说)汇流后至青海玉树直门达段称为通天河.直门达至四川宜宾段称为金沙江.宜宾以下直至东海,始称长江.河源至宜宾亦通金沙江.本文所指金沙江系狭义的直门达至宜宾段.金沙江全长2 317 km,约占长江总长的36.8%,在长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流经藏东、滇西北和川西南,构成大西南广袤腹地.因此,金沙江地区对开发大西南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9.
采用常规热压法制备出了一种分层复合型结构的金刚石钻头,该钻头对岩层的适应性大,具有一定的广谱性。经与普通型钻头对比试验发现,分层复合型结构钻头钻进速度大大提高,同时钻头使用寿命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气候模式中关键陆面植被参量遥感估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资料对于改善气候模式的强迫场,改进相关物理参数,提高数值模式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已经积累了多年的卫星遥感资料,并且已有多种陆面参量遥感产品。然而,卫星遥感资料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于提高气候模式模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3个关键陆面参量的遥感估算方法进行评述,并分析了陆面参量真实性检验的尺度转换问题,还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为例,阐述了遥感估算的陆面参量应用于模式的表达方式。最后讨论了关键陆面参量遥感估算的不确定性和遥感参量应用于气候模式的尺度匹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未来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