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贵州东部下寒武统杷榔组吐卓虫(Tuzoia)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中寒武世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无腹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Tuzoia),壳体由左右两壳瓣组成,多保存为单壳瓣,壳的中部有一具刺的侧脊,壳面多具网状的壳饰;吐卓虫(Tuzoia)生活于浅水或深水区,是一个广相性的节肢动物。凯里市西北郊翁岭塘下寒武统(或华南寒武系新地层系统的黔东统)杷榔组上部灰绿色粉砂质泥岩、页岩中产有与这个属的模式种Tuzoia retifera Walcott,1912非常相似的一相似种Tuzoia cf.T.retifera Walcott 1912.这是Tuzoia在较深水相杷榔组的初次发现,是目前所知在贵州的最低产出层位,丰富了杷榔组生物的组成面貌,也是中国华南地区早寒武世吐卓虫(Tuzoia)向东扩散并由浅水向深水迁移的证据。  相似文献   
212.
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棚岩体位于太行山中段,阜平幔枝构造核部。侵位于太古界阜平群中-深区域变质岩系。岩体内部分带明显,划分出五个单元。岩石矿物特征、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说明其来源较深,推测为上地幔物质,熔融混染了大量壳源物质,属脉动式同熔型花岗岩类。并据此,建立了岩体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13.
On the basis of digital records from Tayuan well,we study coseismic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caused by re-mote earthquakes.The records show th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are consistently following the process ofdrop-rise-recovery regardless of focal mechanism or epicentral directions.The step amplitude of water temperature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arthquake magnitude,and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epicentral distances.Theyhave rather well correlation.Water temperature rising after earthquake is influenced by water level variations.Fi-nally,the mechanisms of coseismic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have been discussed.Preliminary study shows thataccelerated convection and mixing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ter in virtue of seismic wave are the main causes ofwater temperature drops.Seismic wave accelerates water convection,which causes warm water to move up fromdeeper part of the well and cold water to go down from the upper part.Temperature probe will detect water tem-perature drops at early stage.After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as the 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 gradually quietsdown,water temperature near the probe begins to rise.  相似文献   
214.
根据1997年8月~1998年11月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和评价了红海湾4个不同水域营养水平的时空分布特点.红海湾水域E值的空间分布从北向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即长沙湾滩涂养殖区>长沙湾浅海养殖区>自然水域、龟龄岛水域,其中长沙湾滩涂养殖区和长沙湾浅海养殖区有机污染十分明显,达高富营养化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自然水域和龟龄岛水域则营养状况相似,基本上未受到明显的有机污染.E值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除冬季处于贫营养状况外,其余3个季节均达富营养化程度,其中以春季有机污染最为严重,达高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15.
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晓平 《气象》2000,26(8):31-34
利用风险度的概念来表征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序,并提出风险度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贵州主要「灾害风险度的一般规律,指出:对任何生产对象而言,干旱的风险度最大,洪涝、风雹、低温霜冻的风险度都较小;就地区分布而言,干旱、洪涝、风雹、低温霜冻风险度最大的区域基本上出现在严重夏旱区、严重秋季绵雨区、严重冰雹区、严重霜冻区。  相似文献   
216.
1998年7-8月,运用LASG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了四川盆地的业务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的试验表明:虽然晴雨预报TS平均评分超过0.7,但个别个例TS评分偏低。本文对试验期间TS评分最高和最低的两个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预报的准确性与盆地内外特征物理量场的分布有关。当盆地外的大气状况的分布有利于降水时,盆是内降水预报的准确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217.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及其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车用太  谷元珠  鱼金子  刘五洲 《地震》2002,22(4):106-113
简要介绍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 8. 1级地震前在河北、陕西、四川、青海、新疆等距震中几百至几千公里之外记录到的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场兆或远兆), 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地震孕育的理论与地震预测的科学思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18.
塔院井水温微动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谷元珠  车用太  鱼金子  张培仁 《地震》2003,23(1):102-108
简要介绍了塔院井水温动态观测的环境与条件, 系统清理了水温多年、年、月、日动态特征并认识了水温的正常变化规律, 揭示出存在的干扰因素, 研究了典型震例, 发现了井水温度观测的最佳深度及在此观测到的水温潮汐、同震阶变与远震前兆异常等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19.
<正>当前,"智慧"成为热门词汇,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建筑、智慧施工,都日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智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筑?我们认为,智慧的建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智慧建筑"以人为本"建筑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根据《"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建筑业占比超过40%,远超工业的28%和交通运输的32%。目前,中国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  相似文献   
220.
基于MODIS/NDVI数据和贵州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估算了2000—2020年贵州乌江流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1 a贵州乌江流域植被NPP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每10 a增长率为74 g·C·m-2。流域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在780 g·C·m-2以上。②植被NPP与气温、日照时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NPP与气温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中,流域大部分地区以正相关为主,显著正相关区占到流域面积的69.98%。NPP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中,空间分布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显著正相关分布较为零散,主要集中在流域中南部和下游中部地区,西部和下游的南北部为负相关。NPP与降水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上仍然以正相关为主,显著正相关主要出现在西部边缘、中部和下游南北部地区,而负相关分布在流域的西南部、下游中北部地区。③植被NPP与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并且具有差异性。此外,该文基于气候因子尝试建立了流域植被NPP的预报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