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大气科学   4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及其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对外界冷热的调节和舒适感,不能根据气温或其他单一的气象要素来评价.要真正全面表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运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全面考虑了所有相关的气象要素、行为参数(活动和服装)和人体参数.运用上海有限域数值天气预报和热量平衡模型计算了体感温度,以衡量人体在环境中的热舒适状况.  相似文献   
32.
一个模拟SO2浓度分布的数值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发展了一个空气污染准业务数值模式,该模式将修改过的二维Mass风场模式预报的风场据实测风廓线推广到三维,用有限元法求解欧位平流扩散方程,在此基础上,预报上海地区SO2指数和浓度分布。通过半年的试验,其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初步可用于业务预报使用。通过模拟表明,上海市的浓度高值区一般位于市区和郊区宝山,一天中早晨的浓度最大,傍晚次之,中午最小。  相似文献   
33.
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及其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人对外界冷热的调节和舒适感,不能根据气温或其他单一的气象要素来评价。要真正全面表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运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全面考虑了所有相关的气象要素、行为参数(活动和服装)和人体参数。运用上海有限域数值在气预报和热量平衡模型计算了体感温度,以衡量人体在环境中的热舒适状况。  相似文献   
3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WRF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了2012年7月13-14日上海地区发生的一次阵风锋结构特征,并对阵风锋移速成因进行了动量收支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阵风锋天气现象特征明显:气压陡升、风向突变、风速加大、温度及露点温度骤降等,并伴有短时强降水。(2)WRF模式较为完整地模拟了此次阵风锋发展演变及其对上海地区的影响过程。(3)阵风锋后面伴有冷池,冷池主体位于2 km以下,冷池上方伴有负的扰动气压,且2~3 km气柱内有扰动西风下传。冷池强弱直接影响阵风锋强度,扰动西风下传所带动量直接驱动冷池,进而影响到阵风锋形成及其强度。(4)动量收支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垂直平流、气压梯度力对阵风锋的纬向移动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5.
Multisatellite dat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s (ERCs) during the lifetime of Typhoon Muifa (1109). Spiral rainbands evolutions, concentric eyewall (CE) structure modes, CE durations, and intensity chang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an ERC evolution model of Typhoon Muifa is given. There are four main findings. (1) The outer spiral rainband joins end to end to form the outer eyewall after it disconnects from the original (inner) eyewall. The inner eyewall weakens as the outer eyewall becomes axisymmetric and is intensified. The contraction of the outer eyewall causes the inner eyewall to dissipate rapidly. Finally, the ERC ends with an annular eyewall or spiral rainbands. (2) Although the CE duration times of Typhoon Muifa’s three ERCs covered a large range, the CE structures were all maintained for approximately 5 h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axisymmetric outer eyewall to the end of the cycle. (3) There is no obvious precipitation reflectivity in the eye or moat region for the subsidence flow. The convection within the two eyewalls is organized as a radially outward slope with increasing height. (4) Typhoon intensity estimation results based on ADT may not explain the intensity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ERC correctly, while the typhoon’s warm core data retrieved from AMSU-A works well.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高时空分辨率卫星资料在我国登陆台风降水预报中的作用,本文针对2016年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采用Himawari-8亮温资料通过定量降水估计(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方法估算降水强度,并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CIMISS)提供的台站降水资料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1)卫星估算与地面实测的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是卫星高估了弱降水,而低估了强降水(尤其在高海拔地区);(2)卫星估算与地面实测的降水强度并非同位相变化,而是实测降水滞后于卫星估算的降水,该滞后时间在台风登陆后的移动区较长(约2~2. 5 h);(3)整体而言,卫星估算的某时刻降水强度与未来一段时间内(约2~2. 5 h)该地区的实际总降水量有很强相关性,说明Himawari-8卫星估算的降水可在台风降水的预警预报中提供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上海城市热岛与热浪协同作用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浪变得更加频繁。城市地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在热浪事件中承受更大的风险。然而城市热岛与热浪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少有研究。利用2016-2017年两个夏季(6-8月)上海城、郊气象站逐时气温、风速、相对湿度资料、城区徐家汇和郊区奉贤涡动相关通量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热浪和非热浪期间城市热岛强度的差异,并利用一个平流扩散解析模型揭示了城市热岛与热浪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热浪期间的城市热岛强度相比非热浪期间明显增强,且白天增强大于夜间,显示出城市热岛与热浪之间的协同效应。热浪期间城、郊相对湿度比值相对非热浪期间明显减小,表明热浪期间城区地表相对郊区变得更干,从而抑制了蒸发作用,加剧了城市热岛强度;平均风速也明显减小,平流降温效应减弱,对城市热岛强度起正反馈效应。热浪期间城区净辐射通量的增加大于郊区,使城区获得更大地表辐射输入;由于城区更少的植被覆盖和更多的不透水下垫面,热浪期间城区潜热通量略有降低,而郊区明显增加;城区感热通量增幅则大于郊区,这种感热和潜热通量分配的改变也加剧了城市热岛强度。本研究对城市如何应对加剧的热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波辐射计具有24 h不间断工作、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是常规探空的有益补充。天线罩上的积水、无线电干扰等会导致微波辐射计探测数据出现错误。因此,开展质量控制是合理使用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的基础。该文利用上海宝山站历史探空资料和世博园站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温湿度数据,设计了极值、时间一致性、空间一致性检查等适用于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降水、有云(有云无降水)、晴空等不同天气条件下得到的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分别开展质量控制,并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查找温(湿)度超过极值、温(湿)度突变、温度层际变化大等各类疑误廓线,疑误廓线类型和频数与天气条件有关,其中降水天气的各类疑误廓线频数远远高于无降水天气(有云和晴空)。去除疑误廓线后,与同期探空资料的相关系数增加,均方根误差减小。  相似文献   
39.
一种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模式在上海的模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敖翔宇  谈建国  刘冬韡  王亚东  胡平 《气象》2017,43(8):973-986
利用一整年的上海城区常规气象和地表能量平衡观测资料,驱动和检验了局地城市地表能量(水分)平衡模式(SUEWS/LUMPS)在上海地区的模拟能力,并对模式输入参数进行了部分本地化。模拟结果表明,SUEWS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各辐射通量的日变化形态,对净辐射通量(Q~*)中午日峰值低估约为25 W·m~(-2);模式对四个季节向下长波辐射通量(L_↓)的日变化幅度均被低估,对向上长波辐射通量(L_↑)的模拟明显优于L_↓。SUEWS/LUMPS模式对感热通量(Q_H)各季节(春季除外)日峰值出现时次均有准确模拟,而对Q_H量值各季节均为低估;SUEWS模式在夏、秋季对白天潜热通量(Q_E)的模拟均优于LUMPS模式,而在冬、春季的模拟情况两者接近;SUEWS模式成功再现了储热通量(△Q_S)冬、春、秋季早、晚正负值转换时间,而在夏季滞后了2 h,模拟的△Q_S量值季节差异性较大。对模式误差随气温、风速及风向变化进行分析表明,在较高气温和较大风速下,Q_H、Q_E均表现为低估误差增大,而△Q_S则相反,表现为更显著地高估;风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模式未考虑东面密集建筑群而使得Q_H较明显低估约为-50 W·m~(-2),而西侧公园绿地的存在使得Q_H高估约15 W·m~(-2)。  相似文献   
40.
不同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文章按月收集统计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南宁5个地区的全国监测中医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主要以COPD入院诊断的患者资料及同期的气象因子,做出COPD发病率的月际分布及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发病率华北地区高、华南地区低的特点十分明显。分析了COPD的月发病率与各气象因子相关性,冬季温度低、气压高与COPD的高发病率相对应;而夏季与当地人群对7、8月闷热天气的适应能力有关,相对湿度在夏季对COPD发病率的上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