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秦岭商丹带内黑河地区砾岩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孟庆任  薛峰 《沉积学报》1994,12(3):37-46
发育于秦岭板块结合部位的黑河砾岩是由水下碎屑流,颗粒流和砾质高密度浊流形成的。它们与周围相关岩相一起构成了二个明显的相组合,代有了二个独立的裙状沉积体。组合Ⅰ中的砾岩是由火山泥流泻入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沉积而成,而组合Ⅱ中的砾岩则与中一细粒浊积岩一起表现为深水远端沉积。砾岩的形成和发展与古生代秦岭板块的俯冲及相邻火山岛弧的演化密切相关,是当时弧前盆地沉积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了唐山7.8级强震孕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中期阶段的区域地震活动性的主要特征。指出1975年后,异常的转折及主震的低应力降等现象表明,强震可能发生于应力峰值之后的下降段。由震前震源周围地温的增高推测,在应力下降的同时,由于热软化作用,介质强度迅速降低,导致强震发生。  相似文献   
33.
本文研宄唐山余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提出唐山余震活动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和三个余震活动亚区。文中讨论了这一分布特征与震源区地质构造、深部结构以及主震前后地面形变特征的关系。最后指出,主震后应力场的重新分布以及膨胀-流体流动理论可以作为唐山余震成因的一种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34.
本文详细介绍了“WDC中国地震数据中心建设与完善”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35.
北纬20—50°的大陆地震构造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活动是岩石圈构造变动的突出表现。按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和地理分布,地球地震活动可分属于三大地震构造系统,(1)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2)洋脊地震构造系和(3)大陆地震构造系。众所周知,除了环太平洋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密集的地带而外,再就是陆壳分布区。亚、欧、美、非和澳洲各大陆内均有浅源地震活动,但它们突出地集中分布在北纬20—50°之  相似文献   
36.
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8层模式和本征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廓线分布时30~60天低频振荡具有不同的相速和周期,并且低频振荡特征相速的量级都是o(10m/s),由Wave-CISK机制激发的低频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都是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垂直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阵、中国地震局卫星数据通信网组成。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台阵和数字强震台网数据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中心 ,同时还保存一部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 ,与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进行各种数据交换 ,另外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也为防震减灾中心的地震应急信息快速响应系统及时提供各种测震数据。国家数字台网中心是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收集、管理、保存、处理和提供各…  相似文献   
38.
孙丹  薛峰  周天军 《大气科学进展》2013,30(6):1732-1742
Based on NCEP/NCAR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 spheric Research) reanalysis data from 1979 to 2010, the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E1 Nino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L when a warming event occurs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EP E1 Nino), there is a negative sea level pressure (SLP) anomaly in the east- ern Pacific and a positive o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Besides, there exists a negative anomaly between 40°S and 60°S and a positive anomaly to the south of 60°S. When a warming event in the central Pacific (CP E1 Nino) occurs, there appears a negative SLP anomaly in the central Pacific and a positive SLP anomaly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cific, but the SLP anomalies are not so evident in the SH extratropics. In particular, the Pacific-South America (PSA) pattern induced by the CP E1 Nino is located more northwestward, with a weaker anomaly compared with the EP E1 Nino. This difference is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position of heating cen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two types of E1 Nino events. Because the SST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CP E1 Nino is located more westward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EP El Nino, the related heating center tends to move westward and the response of S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o the tropical heating changes accordingly, thus exciting a different position of the PSA pattern. It is also noted that the local meridional cell plays a role in the SH high latitudes during EP E1 Nino. The anomalous ascending motion due to the enhancement of convection over the eastern Pacific leads to an enhancement of the local Hadley cell and the meridional cell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which in turn induces an anomalous descending motion and the related positive anomaly of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the Amundsen-Bellingshausen Sea.  相似文献   
39.
8月份,肇源县发生严重汛情,松嫩两江洪峰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峰压一峰、一峰高一峰的向百里长堤扑来,对大庆市、对肇源县构成了严重威胁。肇源县全面进入“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减大灾”的战斗之中。做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部门,肇源县国土资源局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40.
分别采用3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水汽方程差分方案:多维正定平流传输方案(MPDATA)、通量修正传输方案(FCT)和两步保形平流方案(TSPAS),对大气物理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 9L AGCM)的降水模拟作敏感性试验,分析比较3种方案下模式降水气候平均场的差异,从而揭示模式降水对水汽方程差分方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水汽方程差分方案对大气环流模式降水的气候模拟有较大影响,并由此从3种差分方案中为IAP 9L AGCM寻找出一种较好的水汽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