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523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21.
云南地区强震活动过程中的调制比、b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云南地区1900-2000年,反映地壳介质状态的地震调制比、b值的系统研究,探讨了云南地区强震不同活动阶段的中强地震调制比、b值的活动规律,以及与云南地区强震活动规律的关系,并从地壳介质状态反应的孕震机理作出相应的剖析。结果表明中强地震的调制化、b值在强震活跃期与平静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在强震活跃期,中强地震Rm值经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过程,完成一次准周期性变化过程,结束活跃期;强震平静调制比Rm开始时高,结束时低;在活跃期与其后的平静期,b值形成一个有规律的低-高-低周期性变化;Rm、b值的最大值都出现于平静期;显示出不论是强震活跃期与平静期,中强地震的活动与强震孕育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22.
南极普里兹湾海水中冰川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第13, 14次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的实测的dD及盐度, 运用质量平衡方程, 计算得第13次南极考察航次(1996年夏季)普里兹湾海水中冰川(雪)融化水的比例为0%~3.82%, 海冰融化水的比例为-3.19%~4.78%. 在第14次南极考察航次(1997年夏季)中, 冰川(雪)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比例分别为1.53%~3.98%和-3.80%~4.52%. 冰川(雪)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水平分布均凸现绕极深层水的涌升, 而不同深度处的水团图像存在显著的偏转, 这一现象可用Ekman深海漂流理论予以圆满的解释. 普里兹湾内冰川(雪)融化水的垂直分布呈均匀分布态势, 原因可能在于冰川(雪)的消融相对于湾内水体的垂直混合是一速率缓慢的过程. 海冰融化水的比例则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该分布模式显然系海冰的季节性消长造成的.  相似文献   
923.
本文以基本层序、标志层在赣西北古生界以及三叠纪地层应用为例,阐述了这两种方法各自功能以及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作用。论述了这两种方法在1∶50000区调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强调了在加强层序地层学研究同时,应注意与一些具高分辨率的地层学方法结合起来,这是把区调层序地层学工作做得更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924.
Timespace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abruptvariationofwavevelocityratiointheseismogenicprocesofrecentstrongearthquakesinYunna...  相似文献   
925.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大头波”或“小头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间,地震振幅比离散,与大震孕育有关的主余震地震序列振幅比仍可为过原点的直线。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在上述三类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能力分别为75%、55%—73%、90%。  相似文献   
926.
蔡静观  雷素华 《地震》1996,16(2):159-167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实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  相似文献   
927.
用整体的观点、综合的方法研究了1988年澜沧-耿马7.6、7.2级大震前8年中澜沧、腾冲、洱源3个地震台单台波速比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自1983年始,远在250km以外地区发生的中强震、强震可澜沧地区波速比突变,其突变幅度随大震的临近和距离的逼近而增大。  相似文献   
928.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总被引:76,自引:5,他引:76  
蔡强国  陆兆熊 《地理学报》1996,51(2):108-117
在分析现存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基础上,依据大量小流域野外试验小区观测与模拟降雨试验资料,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预测侵蚀产沙量的侵蚀产沙过程模型。由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复杂地形和侵蚀产沙的垂直分带规律,土壤侵蚀产沙的空间变化要比现有模型复杂得多,因此,本模型由三个子模型组成:坡面子模型、沟坡子模型、沟道子模型,它可以计算小流域每场暴雨的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模型中计算  相似文献   
929.
冷却储存环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的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简称CSR)工程中的测量控制网建立.根据控制网设计的原理,用相关的软件工具对CSR全局控制网、主环及实验环等的局部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就设计方法和过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30.
地名标准化工作开展可以聘请高校语言文字学者为顾问,研究当地地名通名词义,推荐合适用字。在实地调查后,本着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习惯的原则规范地名用字(比如"巨、柜、具"等规范为"埧","更、大"规范为"埂、埭")。跨省、市分布的地名通名在规范时各地应该加强联系沟通,避免同一通名在不同行政区域里采用不同的汉字的书写(比如"浜兜"义通名浙江如今多统一为"兜",但江苏吴江一带却规范为"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