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茶园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我国主要产茶区 13个茶园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 ,土壤 0 .0 2mol/LCaCl2 提取的活性锰与土壤 pH的关系及茶叶锰含量与土壤 pH、土壤活性锰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为老叶 >成叶 >嫩叶 ;茶叶锰含量和土壤活性锰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茶叶锰含量与土壤活性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茶园土壤 0 .0 2mol/LCaCl2 提取的活性锰可作为茶叶吸收利用的有效态锰  相似文献   
22.
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源项分析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结合的方法,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吉林省4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各类污染源中的无机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体与污染源具有同源性。在采暖期,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和四平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道路尘和土壤风沙尘,而建筑尘和煤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在非采暖期,4个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分别是道路尘、土壤风沙尘和扬尘,而煤灰和建筑尘对4个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较小。研究结果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规划,以便提高污染防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吉林省典型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有机碳(TOC)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在对吉林省典型废水的ρ(COD)与ρ(TOC)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关系,研究了其形成作用和有机组分的挥发性与可氧化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废水水样的ρ(COD)与ρ(TOC)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α≤0.050),各类废水ρ(COD)/ρ(TOC)为1.711~12.280;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关系主要由废水的有机化学成分决定,其中废水有机组分的元素组成起主导作用,有机组分的挥发性和可氧化特征对废水ρ(COD)与ρ(TOC)的相关性和比值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24.
采用实验室内模拟吸附方法,研究不同溶液pH下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pH下,Langmuir方程均可以很好地描述自然水体三种固相介质吸附重金属的热力学过程。在相同pH条件下,三种固相介质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悬浮颗粒物、生物膜、沉积物,它们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为铅>铜>镉;这三种固相介质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都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悬浮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受溶液pH影响最大;另外,相对于铜和镉,三种固相介质对铅的吸附受溶液pH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吉林省四大水系的主要河流在2005~2006年内采样,测其高锰酸盐指数(PV)、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用最小二乘法对PV—TOC、COD—TOC和COD—PV进行线性回归,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建立吉林省四大水系主要河流PV—TOC、COD—TOC和COD—PV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四大水系主要河流中PV—TOC、COD—TOC和COD—PV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不同水系的线性相关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6.
能源足迹核算的改进与预测——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恺  沈万斌  董德明 《地理研究》2011,30(10):1835-1846
定量测度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地表吸收的碳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模型的土地碳吸收能力测算等方面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改进模型,分析了1994~2008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及其各土地利用类型供给变化,并通过生态效应指数计算揭示了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27.
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吉林省能源足迹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IPAT等式和LMDI法,分别建立了能源足迹的驱动模型和分解模型,分析了吉林省1994-2010年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人均能源足迹的影响特征和程度,绘制了人均能源足迹随人均GDP和能源足迹强度非等比例变化的三维曲面图。结果表明:在过去17 a中,以人均GDP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是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年均贡献值为0.054 hm2;以能源足迹强度为标志的技术进步则是抑制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年均贡献值为-0.027 hm2。总体上,经济因素对人均能源足迹的影响程度约为技术因素的2倍,且这种差距在近年来不断扩大,致使人均能源足迹呈增长趋势,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显著增大。未来一段时期内,抑制吉林省能源足迹增长的重点在于技术进步。此外,在双变量人均GDP和能源足迹强度的不规则分布格局下,人均能源足迹将呈现复合曲面变化;最后结合吉林省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提高技术水平、抑制能源足迹增速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其污染源数据来自我国100MW以上发电机组的电厂。利用空间数据反映其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利用属性数据反映其自然和环境影响特征,并通过共同关键字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应用SQL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利用统计图和专题图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各污染源的SO2排放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9.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地理科学》2010,30(5):686-692
在分析和总结能源足迹传统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系统论和物质流分析的角度,通过净初级生产力将能源足迹与生物生产性土地变化相结合,提出了能源足迹改进方法,并据此构建了能源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框架。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和评价了1999~2008年的能源足迹和能源利用效益。结果显示,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49 hm2/人增至0.524 hm2/人,且与人均GDP在年均增速上显著相关(R2=0.7574,p<0.05);能源足迹构成中,比例最高的煤炭足迹从68.40%增至74.99%,而石油、电力和天然气足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期能源足迹强度从0.387 hm2/万元降至0.221 hm2/万元,能源足迹弹性系数从0.059增至0.558,并呈近似周期性波动,能源足迹压强从0.348增至0.759。结果表明,过去10a来吉林省能源利用效益有所提高,但生态环境压力也在增大。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吉林省能源足迹增长将逐渐放缓甚至下降,能源利用效益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0.
溶液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2+和Cd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NO3)浓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Cd2 的吸附机制,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下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NaNO3浓度在0~0.4 mol·L-1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迅速降低;当NaNO3的浓度大于0.4 mol·L-1,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变化趋于平缓,说明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此外,研究还发现当Cd2 与Pb2 共存时,Pb2 对生物膜吸附Cd2 的能力有较大影响,而Cd2 对生物膜吸附Pb2 的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