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pH平面光极在生物扰动存在下水/沉积物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生物扰动存在下水/沉积物体系中pH的分布和变化特征,通过改进传感膜制备方法和图像采集与定量方法,建立了基于平面光极的pH二维分布实时监测系统,并应用于生物扰动存在下淡水/沉积物模拟体系pH时空分布规律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响应pH范围宽(6.2~8.6)、响应快速(响应时间<30 s)、准确性高、可逆性和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监测有扰动生物存在的水/沉积物模拟体系微环境的pH,直观反映pH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模拟体系的监测结果表明:沉积物自身pH时空变化虽较小,但其对上覆水pH有重要影响,上覆水pH存在显著而复杂的变化。体系pH的变化规律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而生物扰动对这些作用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自然资源存量价值与耗竭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及环境质量恢复与改善价值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应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价值补偿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存量和耗竭价值核算可采用支付意愿和供求定价模型法;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和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市场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人力资本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核算指标和环境保护核算指标;系统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以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地统计分析工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0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利用GIS生成吉林省矢量网格地图,由克里格插值估算出研究区域内的评价指标值,得到以网格为单位的各单项指标的预测分布图。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状况,并绘制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类别图。结果表明:区域内Ⅲ类水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Ⅴ类水;东部、南部城市延边、白山、通化、辽源等水质状况良好,达到Ⅲ类以上,其中白山及延边部分地区地下水类别达到Ⅱ类;白城、松原、长春及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属于Ⅴ类水质,其原因在于氟化物与氨氮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4.
茶园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我国主要产茶区 13个茶园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 ,土壤 0 .0 2mol/LCaCl2 提取的活性锰与土壤 pH的关系及茶叶锰含量与土壤 pH、土壤活性锰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为老叶 >成叶 >嫩叶 ;茶叶锰含量和土壤活性锰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茶叶锰含量与土壤活性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茶园土壤 0 .0 2mol/LCaCl2 提取的活性锰可作为茶叶吸收利用的有效态锰  相似文献   
15.
嫩江齐齐哈尔市江段水环境优化管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究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引入响应系数和最优化理论,以各断面水环境功能标准和各排污口排放标准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水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最后提出有利于当地经济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管理方案:方案一为现状优化管理方案,按此方案各断面均能达到其相应的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红光糖厂、斯达造纸厂和氧化塘COD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500mg/L、900mg/L和200mg/L,其它排污口维持原排放浓度;方案二为“下个五年”优化管理方案,按此方案各排污口均能达到其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红光糖厂及斯达造纸厂的COD和BODs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00mg/L和30mg/L。北市区生活污水COD和BOD5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50mg/L和60mg/L,氧化塘COD处理后浓度为150mg/L,其他排污口维持原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16.
湿地土壤草根层对铅、镉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柱实验对向海湿地土壤草根层吸附与解吸铅、镉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草根层吸附镉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吸附速率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吸附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双常数速率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说明草根层吸附铅、镉的过程是一个反应速率和扩散因子综合控制的过程;实验条件下,Pb^2 、Cd^2 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较好,但解吸动力学特性很差。说明湿地土壤草根层对铅、镉均有较强的吸持能力,可阻挡重金属离子向深层土壤的迁移,减少了深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汇集。  相似文献   
17.
湿地水环境中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对向海自然保护区5个不同类型湿地水体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铅、镉的热力学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吸附铅、镉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n=8,p= 0.01) 等温吸附曲线.在所讨论的范围内,沉积物样品吸附铅、镉的能力与样品中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含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的能力小于生物膜吸附铅、镉的能力,即在湿地水环境中,生物膜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作用相对于表层沉积物而言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扫描电镜分析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扫描电镜法作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辅助方法,为源解析研究提供了定性和半定量的依据。运用扫描电镜法对吉林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以及源样品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将分析结果与CMB8.2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源解析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具有一致性。吉林市采暖期对TSP贡献较大的是扬尘和土壤风沙尘,非采暖期对TSP贡献较大的是土壤风沙尘和建筑尘。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结构和指标体系入手,引入研究实例,对吉林省未来五年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20.
影响羟基自由基在O3/UV体系中生成规律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紫外光(O3/UV)法是将臭氧与紫外光辐射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紫外光的辐射下臭氧显著地加速了分解速率,在溶液中形成具有强氧化特性的羟基自由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测定O3/UV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攻击水杨酸的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从而间接测定了捕捉到的羟基自由基的量。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水相温度、初始pH值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紫外光波长的减小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也会对生成羟基自由基的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