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实现土地空间权利的登记和三维空间权属的管理,在三维地籍模型中引入三维地籍基本单元产权体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宗地与三维建筑物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三维产权进行了登记。以某小区三维建筑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小区三维地籍数据库;并在.NET开发环境下,结合ArcGIS、ArcGIS Engine等技术开发了三维地籍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2.
尝试利用GIS最低成本路径分析法研究了复杂地形下的引水工程机助选线问题。以西南某引水工程为研究案例,借鉴启发式算法的思路,根据沿线高程由高到低梯度分布的特点,构建了三维高程曲面模型。以工程成本为度量,利用DEM数据计算栅格单元成本,并求解引水工程线路最低成本路径;再以机助线路和人工线路所围成多边形的面积与人工线路长度之比作为衡量指标,评价引水工程线路最低成本路径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加入消能站和明确限制性区域的前提下,该算法适用于引水工程线路最低成本路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深入研究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探讨Ripley’s K函数应用问题,梳理其边界效应改正的定义,综合考虑随机模拟动态性、参数定义合意性和算法可靠性,详细分析各种边界改正算法的优缺点,避免函数的误用。以中国云南省某柑橘种植园为例,采用Ripley’s K函数修正的各种方法,对柑橘植株营养分布的空间点格局进行估计与比较。研究发现,蒙特卡洛模拟次数越多,空间点格局估计结果越准确,建议模拟次数大于2 000次;受困于动态性难题,基于商业软件的算法会导致空间点格局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先构建一组虚拟的空间点格局,再做蒙特卡洛模拟;推荐使用基于GIS技术的边界效应改正算法,可将一般的矩形研究区推广至任意多边形,能够提高Ripley’s K函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在筛选并提取主要地理因子、计算主要城市节点可达性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获取可达性扩散表面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将可达性与地理因子进行有效叠合,并采用空间采样方法获取采样数据,构造训练集。最后利用J48决策树算法对训练集进行归纳学习,构建并分析决策树,从而解释可达性与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35.
地理作用和集聚演化:基于数据挖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集聚是工业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地理现象。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地理层面上,具有多种空间组织结构。在回答地理是否会影响集聚演化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良好的地理环境将有助于经济集聚的产生,并且地理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其二是认为地理仅是集聚形成的一个触发因子,其发展可以依赖纯经济因素而不是比较优势。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演化时段分成集聚形成和集聚发展二个阶段,从另一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两种观点。研究结论表明,集聚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比经济地理要素要大。但经济地理要素对集聚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经济因素和交通因素是集聚规模增加的关键所在,而自然地理因素作用被削弱了。 相似文献
36.
铁力市国土资源局面对全市经济大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强的客观现实,在征地工作中始终坚持“阳光征地、和谐征地、依法征地”。2012年征收土地883.566亩,为11个项目及时提供了用地。同时,对征地工作中所涉及的1个乡、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