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1.
郊区化带来的职住空间分离与机动化出行问题受到了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的广泛关注。汽车依赖已经成为大城市郊区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减少汽车通勤比例、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通勤,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城市兴趣点数据(POI)与2017年上海市郊区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通过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周边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的影响,并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长距离通勤对通勤方式产生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提升居住地的地铁站可达性、土地混合利用程度,控制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设施密度等措施有利于减少汽车出行,而建成环境特征差异对通勤方式的影响要大于对通勤距离的影响。通勤距离对通勤方式选择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于步行和自行车通勤的影响最为明显。社区环境的提升应从增加设施多样性和公共交通可达性,营造良好的步行、骑行环境等方面来促进居民的绿色通勤行为。  相似文献   
412.
北京市郊区居民汽车拥有和使用状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娜  柴彦威 《地理研究》2015,34(6):1149-1159
机动化与郊区化对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私人汽车已日渐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所有权与汽车出行快速上升及其所带来的日常行为变化已经成为中西方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西方学者对机动化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从非汇总角度对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分析汽车拥有量与汽车使用对居民整日活动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动化对居民活动空间产生深刻影响,家庭汽车所有状况与家庭汽车分配影响个体日常活动空间的分布,活动空间与是否使用小汽车出行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13.
螺髻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确切存在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典型山地之一,该区冰川地貌演化对于研究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螺髻山东坡清水沟保存两套古冰川槽谷,分别为上槽谷和下槽谷,其中下槽谷保存完整,而上槽谷在3450~3600 m的阴坡部分出现缺失。采用野外地貌调查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冰川槽谷地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沟槽谷的抛物线模型中,|A|值在1.3101~15.2064 之间变动,B 值变化于0.9695~3.2965 之间,且随着海拔由高到低,都存在着先变小后变大的规律,A、B值同时反映出在海拔3450~3600 m处冰川槽谷的演化不符合常态。分析认为岩性差异和河流溯源侵蚀是影响上槽谷形态的主要原因。对保存在清水沟上下槽谷内的高、低侧碛进行ESR年代测定,结果显示:高侧碛形成于58-84 ka BP左右的末次冰期早期,对应深海氧同位素4 阶段(MIS4);低侧碛形成于13-17 ka BP,属于于全球末次冰盛期晚期的产物。两次冰川作用分别塑造出两套冰川槽谷,即在末次冰期早期冰川作用形成上槽谷,末次冰期晚期形成下槽谷。  相似文献   
414.
内蒙古地区地方性震级的量规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芳  张帆  张晖  赵铁锁  娜热  魏建民 《中国地震》2016,32(3):485-493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1月内蒙古测震台网81个台站所记录的6342次地震事件,基于震级残差统计方法,计算了81个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认为,BHS等6个台站震级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台站场地响应放大、台基风化等。台基校正前、后单台震级平均偏差值ΔMLi随震中距的变化曲线显示,曲线形态基本未有大的改变,台基校正后较之前震级平均偏差绝对值降低0.01,表明台基对地方性震级偏差的影响不大。同时,进行了81个台站的台基校正获得了内蒙古新量规函数,结果表明,全国量规函数除了震中距为0~120km时适合于内蒙古地区以外,其余情况下均偏高,不符合内蒙古地区的特征。因此,本文修定了全国量规函数,得到了校正后的内蒙古地区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415.
???y??????????ж??????????洹??α??????????????λ???????????仯???????λ??????????????????μ??????ж??μ??β??????о???????????????????????????????????????????????ū??????????????????????1?????????????????????????????????????????????????£?2????????????????????в?????????????????2008??2009????????????????????????й??2009??2010??????????????????????????????????????????4.4????????????2011?????????δ?????????  相似文献   
416.
Grateloupia turuturu is a commercial red alga with potential value in nutraceuticals and pharmaceuticals. To supplement information on its life history and verify whether carpospores can be used for seedling culture, early development of G. turuturu was investigated under culture conditions (27°C, 10-13 mol/(m2.s) in irradiance, photoperiod 10:14 h L:D). Three physiological stages were recognized by continuous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ivision stage, discoid crust stage, and juvenile seedling sta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vision stage, the carpospores developed germ tubes into which the carpospore protoplasm was evacuated, and then the carpospore protoplasm in the germ tubes began to divide continuously until discoid crusts formed. Finally, upright thalli appeared on the discoid crusts and developed into juvenile seedlings. It took about 60 days for carpospores to develop into juvenile seedlings. The growth parameters, including germination rate for carpospores and discoid crust diameter, were recorded. These results contribut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life cycle, and at the same tim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caling-up of artificial seedling cultures of G. turuturu.  相似文献   
417.
湿周法估算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以滦河水系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周法是以湿周作为衡量栖息地质量的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的最小值。通过建立河道断面湿周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依据该曲线确定变化点的位置,估算最小需水量的推荐值。根据国外对湿周法的研究应用,分别采用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关系对湿周—流量关系进行拟合。从理论上分析了湿周法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的不同,得到不论采用对数函数还是幂函数关系拟合流量—湿周关系,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都要大于曲率最大法的估算结果。把湿周法应用到滦河流域两个水文站,以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估算了两个站点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①对数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都要大于幂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的结果;②湿周法估算的生态需水量都能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且较小河流对生态需水量的要求相对较大河流更高。  相似文献   
418.
419.
长白山区天然红松阔叶林乔木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长白山区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于不同年度进行中度择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进行群落学调查,并根据树高划分为主林层、中林层、更新层,分析和探讨了经过人为干扰以后的28年恢复期间乔木种多样性的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人为干扰后,天然次生林内林分的乔木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变化均较小,林分均匀度指数在择伐后的5年间迅速减小,直至第28年为止始终小于原始林;在28年恢复期间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在不同高度层的分布格局变化均较大,且同原始林相比相差较大;林分不同层内乔木树种的多样性变化动态较复杂。  相似文献   
420.
2000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305项目办公室分别在桂林、南京、北京召开会议,对"九五"科技攻关96-915项目大部分专题进行了验收。"九五"攻关在前两个五年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深化北疆、主攻天山、开拓南疆"的总体部署,在基础地质、矿带评价和开发应用等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一、基础研究方面 (1)完成了纵贯新疆南北,穿越三山两盆的2 000 km地学断面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测制了全线的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并完成重点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及宽频带天然地震观测,运用了大地电磁测深、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