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根据南天山西段采集的地震波数据并结合多台和达法,通过定量分析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就空间状态而言,在本次地震发生之前,波速比的区域中有EW走向椭圆状低值异常区,长半轴和短半轴长分别为30 km与20 km。(2)就时间进程而言,伽师MS6.4地震前无出现波速比低值异常,震前无呈现降低—恢复—平静—发震模式。  相似文献   
142.
南天山—帕米尔地区近期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2016年南天山—帕米尔地区5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重力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孕育发生与重力场变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南天山—帕米尔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重力变化量分别为(10~20)×10~(-8)m·s~(-2)和(20~30)×10~(-8)m·s~(-2),重力场变化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塔里木盆地较多表现出重力正值变化,南天山和帕米尔地区正负值变化交替出现。重力场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地区的重力变化值出现上升的趋势。在孕震区及附近地区出现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并伴随有重力变化零线,且地震多发生在重力变化正值集中区的零线附近。  相似文献   
143.
利用2013~2017年3期GPS观测资料,获得精河6.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区域水平运动速率、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及最大剪应变率,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该区域变形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震前震中附近区域速度场速率逐渐增大,发震断裂两盘构造运动速率不均,震中附近区域GPS测点的速率和运动方向存在差异,反应了地壳应变能量积累。震中区域主压应变率变化反映出应力调整过程,沿断层走向的张压转换的形变高梯度带、最大剪应变梯度带可为地震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2013年以来,阿勒泰驼峰山地震台水管倾斜、洞体应变观测值同步趋势性变化,经核实,将其作为学科的A类趋势性异常进行跟踪。在该趋势性异常的背景下,伸缩仪于2018年10月20日起,水管倾斜仪11月24日起,NS分量出现不明原因的转向异常现象。针对该异常变化,于2019年1月1日开展异常核实,认为:①水管倾斜仪工作稳定,观测数据真实可靠;②2018年10月以来水管倾斜仪、伸缩仪观测数据的快速变化与气象要素基本无关,可能与驼峰山台正南方1.1 km处阿勒泰地区检察院对面酒店地下停车场土石方挖倔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5.
利用2014-2015年南天山地区45个测点的2期流动地磁资料,分析喀什及邻近区域相邻两期岩石圈磁场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利用2014-2016年170个测点的4期流动重力资料,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信息。研究表明:皮山6.5级地震的发生对皮山一带的地磁矢量分布特征影响较大,总磁场强度、磁偏角和磁倾角均有变化;无论是半年尺度还是一年尺度的重力变化图像都显示乌恰一直处于重力变化的高梯度带;综合多手段的观测资料对震情形势的判定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6.
利用新疆地区北疆测网2015~2017年观测的共4期流动重力资料,分析研究区半年、1年尺度重力变化特征,并采用小波分解方法,对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进行分解,分离了不同深度的重力异常。结果表明,震中附近的精河地区从2015年开始一直处于重力负值变化,同时,震中周围的重力正值变化集中区逐步向震中地区迁移,地震发生前震中以南60km处出现重力变化零值线,并且零值线两侧的重力累积变化量达到70μGal。小波分解后,4阶细节图较好地反映了精河地震前的重力异常,其与地震孕育发生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7.
对新疆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利用断层垂直活动速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值。基于其变化特征与北天山地区中强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域断层活动整体处于断层形变强度趋势增强的背景下,局部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值超过指标阈值0.6时,可作为北天山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8.
为分析网形结构对重力网平差结果的影响,利用北天山测网改造后的最新4期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析测网中存在长支线对整网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支线的存在使北天山最大异常变化达到260 μGal。将支线连成闭合环再进行平差计算,得到的最大重力变化量减小到60 μGal,表明测线上的误差积累导致支线末端测点重力值可靠性差,严重影响异常重力变化的识别。由于观测原因形成长支线时,为正确识别异常信息,采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将支线连接成闭合环,可以有效提高测网整体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9.
点坝砂体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河道的迁移,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都难以完全完整定量表征。因此,常常需要结合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运用先进的辅助工具(如航拍、遥感影像等)和数学方法,对点坝砂体的分布和迁移过程进行表征。本文通过分析良好的野外露头并结合卫片,识别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的侏罗系齐古组古代露头剖面上的点坝砂体,精细解剖了点坝的平面与剖面叠迁样式,并分别对扩张型、迁移型、扩张旋转型及迁移旋转型四种点坝砂体类型的平面结构表征参数(弯度、曲率及扩张系数)、剖面叠迁样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点坝砂体叠迁模式。该研究对于油气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古河道重建和储层构型建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 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观察组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