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242.
243.
244.
煤系石墨是由煤经构造—岩浆事件改造而成的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为探究无烟煤—煤系石墨的变质温度,以湖南新化寒婆坳矿区无烟煤—煤系石墨及其顶底板岩石、夹矸为研究对象,采用变质矿物组合特征、镜质体反射率地质温度计和拉曼光谱地质温度计等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大规模岩浆侵入初期,煤层及其顶底板受热温度较高,但持续时间短,而煤石墨化过程和围岩变质过程相对缓慢,最终,煤系石墨及其围岩与周围环境的热力学平衡温度相对较低.多手段综合确定寒婆坳矿区无烟煤的变质温度为220~250℃,变质无烟煤的变质温度为330~370℃,煤系半石墨的变质温度为390~450℃,石巷里矿煤系石墨变质温度为500~550℃.寒婆坳矿区无烟煤—煤系石墨变质系列整体上处于中低温变质作用阶段.研究结果可为煤系石墨勘探靶区圈定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45.
选取贵州省晴隆县岩溶山区石灰土剖面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学常规测定方法对土壤硅、铁、铝全量及风化度指标进行研究,初步分析了研究区石灰土剖面硅、铁、铝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土壤质地较黏,应进行土壤改良;土壤中氮、磷流失严重,需加强秸秆还地和增施有机肥;其硅、铁、铝元素含量较高,但主要以矿物态形式存在,受成土要素与环境的制约导致土壤脱硅富铁铝化程度较低,土壤剖面缺乏过渡层,由降雨冲刷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加剧石漠化,应采取工程和自然保护措施防治植被覆盖减少和生态恶化。   相似文献   
246.
在摩天岭地区,铀矿床产出在断陷带和岩体边缘的舌形凹陷带。这些地带为现代剥蚀物的堆积区,与现代地形汇水区关系密切。大量资料表明,成矿流体原始水为大气降水,赋矿构造为帚状构造。这些特征表明,古山体垮塌是造成铀成矿的主要原因,古垮塌体形成成矿前的含水体,为成矿流体提供原始水。本文阐述了摩天岭地区山体垮塌的几种类型,帚状构造的形成以及与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7.
云南麻栗坡洒西丫口白钨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志留世和白垩纪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碳酸盐岩为成矿提供化学反应场所、溶矿空间。圈出的3条白钨矿体以简单似层状沿Pt3s/Pt3n间构造面理(韧性剪切断裂带)产出,受Pt3s底部的层状矽卡岩(钙硅酸盐岩)控制。进一步工作,可望在接触带两侧找到理想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248.
分布广泛的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分析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控制机制,对于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开发与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之间权衡提供科学依据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南方山地丘陵分布较广泛的江西省为例,在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支持下,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中心基于Landsat遥感解译的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土地利用结构与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是影响江西省土地利用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南坡耕地面积和比例都大于北坡的耕地面积和比例;(2)在低海拔区,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当海拔高于400米时,基本稳定;(3)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较大,受坡向影响较小;(4)草地的面积随着海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其面积比随着高程增加呈缓慢增加,受坡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