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88篇 |
地球物理 | 116篇 |
地质学 | 361篇 |
海洋学 | 47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36篇 |
自然地理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3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充气截排水主要依据非饱和渗流理论,通过向坡体后缘压入气体驱除部分地下水,形成非饱和帷幕带,降低土体的渗透性,截排斜坡后缘地下水的入渗,降低潜在滑坡体内地下水位。多孔介质的多相渗流问题相当复杂,模拟技术往往是有效的研究方法。笔者以试验得到的地下水位及渗流量为基础进行数值反演分析,得到土质参数,构建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充气位置对边坡潜在滑坡区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坡体后缘压入气体能够降低潜在滑坡区的地下水位线;在坡体后缘充气时,充气点放置在距离潜在滑坡区较近的位置时,截排水效果更好;充气点充气压力越大,潜在滑坡区的地下水位线下降得越多;选择充气点深度时,宜选择较深的充气深度,这样能够选择较大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772.
根据澜沧江下游流域西双版纳州1989~2006年渔业资源量数据,分析渔业资源量变动特征,结合1989~2003年同期水文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析环境因子与渔业捕捞量的关联,并依据2006年数据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自1989~2006年,西双版纳州水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技术发展是主要原因。渔业捕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1990~1991、1998~1999及2001~2003年有所下降,与渔政管理和执法加强相关。气温和年降水量对渔业捕捞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最高水温、最低含沙量和最低径流量。人工神经网络下渔业资源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关性高,2006年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9.7%,模型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773.
774.
宁夏固原寺口子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构造演变历史。根据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沉积层序,识别出20种岩相、5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对寺口子剖面的古地磁测年,分析研究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以及对构造的响应表明:>20.1 Ma盆地以缓慢的坳陷沉降开始演化,直至1.2 Ma遭受破坏。在此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经历了6.4 Ma、4.6 Ma和1.2 Ma这3次明显的构造挤压隆升运动,其中约6.4 Ma的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向东北部扩展首次影响到海原—六盘山断裂以东地区。从盆地的形成和沉积演化过程来看,马东山山前断裂的逆冲推覆,导致了寺口子盆地的强烈变形和构造隆升,并且最终成为青藏高原的最新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75.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中的区域水质评价问题,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在调查评价规范的基础上,以乌江中游鸭池河—构皮滩流域为例就岩溶地区区域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方法做了一些深入和拓展。具体为:在细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筛选控制性水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野外调查工作,结合调查成果和各系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样测试点,开展单点水质评价,对超标因子和原因深入分析,最终结合上述工作成果来划分区域水质分区。实践表明其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研究区区域地下水质量,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6.
应用常规天气图和喀什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09年5月10日出现在克州境内的一次区域性强降水进行分析,认为,本次降水是以区域混合型降水为主,伴随有局地强对流降水的天气过程。反射率因子很好的反映出了影响此次降水的涡旋云系及外围云系上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径向速度反映出涡旋云系上更小尺度系统的存在,垂直风廓线较好的反应了各层气流和风向风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7.
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面向对象最优分割尺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信息,有效提取目标信息.分割尺度的选择是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的核心问题.该文采用样本控制的方法,构建了基于面积和周长的分割对象样本一致性评价因子,针对不同的信息提取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面向对象最优分割尺度计算模型,并验证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78.
根据实测和理论计算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各层底界的温度,同时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及实测压力数据分析了40多口井的地层压力状况,进而分析了第三系各层的温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井对其与油气藏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现今油气藏分布与温度压力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现今异常高压区是油气藏保存的有利地区;异常高压区上方的次生油藏往往分布于压力正常带,但与下方的异常压力有密切关系.这种次生油藏是由下方异常高压区的原生油藏脉冲式运移的结果,沸腾包裹体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也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典型的油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79.
三级“源-渠-汇”耦合研究珠江深水扇系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外单纯地依靠建立深水扇沉积模式来研究深水沉积已经走入了困境,本文尝试通过三级“源-渠-汇”耦合研究来探索珠江深水扇系统的沉积。三级次的源-渠-汇耦合研究方法是把控制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的诸因素分成宏观-中观-微观级别,分层次地考察珠江深水扇系统。强调利用宏观研究来描述发育珠江深水扇系统形成的地质条件;利用以层序地层解释为主要手段的中观研究刻画出深水扇的沉积结构模式;通过沉积内幕及其响应关系的微观研究识别珠江深水扇的供源背景、输送管道、沉积微观内幕、沉积过程、沉积流态、储集条件和圈闭性。这种方法较之传统扇模式更能从成因上分层次地揭示深水扇的形成发育演化。 相似文献
780.
喀斯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物质基础。笔者等针对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的第四系覆盖层进行相关水文地质研究,在普定陈旗堡村南的山坳坡地上,选择典型地质剖面,通过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室内渗透试验、物理性质试验以及矿物成分分析,测定土体的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和渗透性,研究了喀斯特地区表层土体粘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土体渗透系数受土体结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植物根系影响。同时土体中的蒙脱石遇水膨胀减弱了粘性土的粘聚力,并导致土粒易被冲蚀,不利于水土的保持,这也说明生态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于水土保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