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将渤海金州湾海域的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出了8个连续的强声学反射界面,主要划定了具有沉积环境意义的6个声学层序:全新世浅海相层序A、全新世滨海相层序B、晚更新世末期陆相层序C、晚更新世滨海相层序D、晚更新世海陆交互相层序E和震旦系基岩F。通过与工程地质钻孔的沉积地层岩性单元对比研究,发现依据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的地层划分与钻孔岩芯的地质地层划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确定并推断了各声学地层的岩性及沉积环境,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晚更新世以来金州湾地区的沉积过程和环境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叠前三参数非高斯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球物理反演中广泛采用的"噪声高斯分布假设",本文研究了叠前地震资料中噪声的非高斯分布特征,提出了针对非高斯噪声的地震叠前非高斯反演概念和思想,构造了能同时压制高斯和非高斯噪声的混合范数作为反演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Powell算法进行求解,有效地抑制了叠前地震资料中的高斯和非高斯混合噪声.模型试算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反演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3.
蒸散量是水均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全球气候的演变和水资源评价及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而准确估算蒸散量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采用遥感模型, 基于表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原理, 选取了MOD09地表反射率和MOD11地表温度、辐射率数据, 并结合实测的气象水文资料对该流域蒸散量进行了估算.海流兔河流域2008年全年蒸散量结果为324.94 mm.这一结果在海流兔河流域, 用水均衡法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64.
基于时间平均的海底沉积物声速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底沉积物声速预测中,把不同海域的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沉积物试验数据拟合出一个统一的方程存在不足,不但数据过于离散,而且方程中参量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借鉴Wyllie等建立的时间平均方程的思路,基于声传播过程中路程、时间和声速之间的基本关系,引入了表征固液双相之间的堆垒方式和耦合状态对声传播路径影响的耦合系数,建立了沉积物声速预测模型。将鹿回头外海、南海南部和北部的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得出适用于不同海域的沉积物声速预测模型,拟合的复相关系数较大,偏差较小,证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声速随孔隙度的变化规律,且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论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65.
埕岛油田位于废弃的黄河水下三角洲前缘,海底地形变化较快,该区域的海底管道悬空现象比较严重。本研究介绍了海底管道悬空的治理措施和检测方法,提出了海底管道悬空治理效果的三种检测方案,并以埕岛油田某输油管道一端的悬空治理效果的检测为例,说明了防冲刷仿生海草防护技术对海底悬空管道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6.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
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
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
前景。   相似文献   
67.
近40a来若尔盖盆地沙丘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对1966年地形图和1977年、1994年、2001年、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并以沙丘面积增加/减少数量、沙丘面积年均增长率、沙丘分布重心等指标来分析1966—2006年间沙丘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沙丘扩张,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沙丘扩张主要源于沙源扩展,包括河漫滩与江心洲出露面积增加、草地退化沙质土壤出露、湖泊干涸湖底裸露、沼泽疏干。气象数据与人文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沙源扩展与近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人口增长、牲畜增加有关。沙丘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是因为起沙风主导风向为西风、北风及西北风。  相似文献   
68.
利用遥感和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以长江源地区的4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将荒漠分为高寒荒漠、裸岩石砾地、戈壁、沙地、裸土地、盐碱地,通过目视解译提取了长江源区4期荒漠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荒漠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源区荒漠分布范围较广,荒漠面积占源区总面积的28%左右,荒漠中以高寒荒漠、裸岩石砾地、戈壁、沙地为主,其次是裸土地和盐碱地。近30 a来的变化趋势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1990年荒漠化发展较快,荒漠面积增加了43 935.00 hm2,1990年到2000年荒漠面积减少了32 821.28 hm2,2000年到2005年荒漠面积增加了29 611.30 hm2。  相似文献   
69.
条形基础砂土地基的破坏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条形基础砂土地基的剪切破坏形式和承载机理,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组条形基础砂土地基的模型试验,模拟了砂土地基受荷后产生变形、扩展直到破坏的全过程;测量并分析了地基中不同点处的土压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观测了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能够很好地体现砂土地基变形、破坏的整个过程及其沉降变形特性、地基中各点的真实应力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对于研究深基坑变形过程和破坏形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地貌发育,山高林密且地质环境恶劣,区内林草资源丰富,森林火灾多发、易发、频发,灾害应急处置难度大,防控任务重。国产高分系列卫星影像具有时空分辨率高、载荷类型多、机动性强、幅宽范围大、成像迅速等优点,对川西地区森林防灭火、灾害应急处置及防灾减灾等有明显优势。以2021年四川九龙县三岩龙乡“4·08”森林火灾为例,利用国产高分系列卫星数据分别对森林火灾初期、中期及晚期开展应急处置,包括快速解译林火火灾救援要素(初期)、感知亮温异常态势(中期)、跟踪监测过火区动态(中期)、结合火场需求提供应急扑救部署建议(中期)、开展灾损解译评估(晚期)及火后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火后)等,结果表明国产高分系列卫星对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全流程应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