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利用由江西省闪电监测网获取的南昌地区2004—2010年雷电监测资料,计算评估对象周围5 km范围内的雷击密度,雷击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以及雷电幅值参数。结果表明,使用监测数据计算得到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值,比用雷暴日计算得到的值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分析得到评估对象所在地雷击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能为雷击风险评估提供真实数据;根据评估对象周围雷电流幅值概率的分布特征选择的雷电流幅值,使电涌保护器雷电流参数选取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52.
肖稳安  荆其一 《气象》1978,4(4):22-25
1977年7月1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这颗卫星是按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要求而发射的。世界气象组织计划在七十年代共发射五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加上已在工作的两颗极地轨道卫星,构成对全球大气的观测网(图1)。到目前为止,已有四颗卫星进入轨道。这四颗卫星是:同步气象卫星(SMS-1)和(SMS-2);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GOES-1)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前三颗卫星是由美国在1974年5月,1975年2月,1975年12月发射的。其中SMS-2和GOES  相似文献   
53.
云图分析     
图a和图b是1975年6月25日0731时〈北京时〉诺阿-4卫星的甚高分辨率可见光和红外云图。图中带状稠密云区与从我国长江流域伸向日本的梅雨锋对应。稠密云带中间向北凸起的部分对应了锋面低压中心。在可见光云图a中,锋面云带呈现多皱纹的云表面,有许多灰暗色的纹线(云隙间的晴空区的暗影),这表明梅雨锋是高度不同的多层云系。如图中G处的暗线为中高云之间的云隙,图中箭头所示处为高云在下层云表面投下的暗影。在红外云图中,整个云带明暗不一,很容易辨认出梅雨锋上的中、高、低各种云系。如图中E处的积状云,呈灰白到白的颜色,能分  相似文献   
54.
沙漠地区沙尘天气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1996-04-20-50-10在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气象站以及1997-04-05-27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气象站观测到的风,温,湿廓线资料,应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每天各观测时次的流动量通量,湍流感热通量和湍流潜热通量,并且比较分析了荒漠下垫面不同沙尘天气状况下的湍流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沙漠地区春季无降水天气状况下,晴空条件下,白天热力湍流基于动力湍流,在近地层最重要的物质交换是湍流感热交换,浮尘天气条件下,近地层湍流输送较晴空天气条件下弱;扬沙天气条件下,近地层湍流感热交换和湍流动力量流感热通量的峰值大于交换,并且湍流动量通量的峰值较晴空峰值大将近一个量级,湍流感热通量的峰值大于浮尘天气峰值,但小于晴空条件下峰值,沙尘暴天气条件下,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湍流交换,湍流交换强于扬沙天气,强的感热对沙漠地局地性沙尘暴的产生和加强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由于总云量带可以指示季风的前缘,因此利用日本气象厅出版的卫星总云量资料研究东亚季风之进退,得到了用常规资料难以获得的重要结果。分析表明,作为季风前缘的低纬和北半球中纬两条总云量带的活动可以用来表示1988年3月 ̄1989年2月东亚经度上全年南北半球冬夏季风之进退。据此,揭示了全年东亚经度上季风进退的年循环过程,特别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和印尼-北澳热带季风的进退规律。此外还指出,总云量低频波由中纬向  相似文献   
56.
苏州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16  
曾山泊  肖稳安  李霞 《气象科学》2006,26(5):517-524
本文利用苏州气象局布点的4台可覆盖整个苏州地区的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苏州地区近几年的落雷密度和年平均雷暴日等雷暴活动规律;然后再结合苏州地区1999-2003年雷电灾害实例和雷灾发生的原因,分析给出苏州地区雷灾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今后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针对河南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从屏蔽措施、安装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和合理敷设信号线路等方面,探讨了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的解决技术。  相似文献   
58.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有关Derecho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我国也存在Derecho现象。同时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的Derecho现象,对中、美两地的Derecho个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为我国的Derecho研究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9.
针对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存在的信息系统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信号线路屏蔽措施不合格,安装了电源保护器仍会遭受雷击,信号SPD安装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未进行等电位连接等问题,从信息系统需要采取屏蔽措施、正确安装电涌保护器、做好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和合理敷设信号线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0.
红外高光谱观测值反演云参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小局部比辐射率变化MLEV算法根据在红外长波10~15 μm 区, 云的吸收、发射和散射具有相对有限的局部谱变化的特征, 利用对云敏感的长波红外辐射观测值来同时反演单层云的云顶高度和有效云比辐射率谱。先给定一些假想的云高初始猜测, 最佳的云高和比辐射率谱解使得用这些不同云高计算得到的比辐射率谱的局部变化最小, 该算法适用于高光谱(光谱分辨率从0.25~1 cm-1) 的大气红外探测器。通过用两种不同方案的内部比较及与激光雷达观测和MODIS业务云高产品的对比验证, 说明对卫星红外高光谱观测资料采用MLEV算法同时反演单层云的云顶高度和云有效比辐射率谱是非常有效的, 尤其是对中高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