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汪洋  刘志臣  陈登  肖林  肖亮 《古地理学报》2020,22(5):989-1000
为提高勘查效率,降低找矿勘查风险及成本,需建立贵州遵义二叠系锰矿深部找矿预测模型。近年来通过“贵州遵义锰矿整装勘查区矿产地质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4个1︰50000图幅专项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了贵州遵义二叠系茅口组锰矿成矿建造、盆地原型及锰矿相带特征及标志。根据不同的岩性组合和结构构造等,将锰矿成矿期沉积(茅口组三段)划分为6个建造类型,分别为富锰建造、贫锰建造、含锰建造、黏土岩建造、硅化岩建造、生物灰岩建造,并划分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3个锰矿相带;依据地层厚度、硅化角砾岩、特殊沉积构造、AMT地球物理标志,对盆地原型进行了分析。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在研究区圈定了3个全隐伏找矿靶区,为钻探工程部署提供依据。2018—2019年在谢家坝找矿靶区施工了4个验证钻孔,均揭露厚层富锰矿体,初步探获新增锰矿资源量逾2200×104 t,显示该理论方法运用在遵义锰矿区深部找矿预测是有效的,对勘查工作指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空间元数据管理技术是海量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全球格网系统中实现地理数据有效组织和快速搜索的主要解决途径之一,与空间数据的共享与分发关系十分密切。从全球格网系统角度出发,对空间元数据的定义、内容、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根据球面剖分的特点,对元数据管理模型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海量数据的组织和分发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东祁连马衔山变形花岗岩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林  邓颖晖 《甘肃地质》1997,(1):38-39,41,43,44
马衔山变形花岗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最东端,表壳岩属前长城纪地层,侵入时代为吕梁期,已获单矿物锆石U-Pb等时线年龄值2152Ma。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后者侵入前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衔山变形岩体的岩石类型存在明显的岩石成分演化关系,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24.
贵州遵义锰矿是我国二叠纪重要的锰矿床类型之一。近年来,遵义锰矿浅部资源日趋枯竭,找矿工作从浅部转向了深部,对隐伏锰矿的找矿迫在眉睫。在找寻隐伏锰矿中,原有的找矿勘查方法遇到了瓶颈,本文在结合大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部地层、构造、含矿岩系的电性差异,在研究区首次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对隐伏锰矿体开展探索研究。研究发现,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反演,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深部地层、构造及含矿岩系的展布特征,并部署钻探验证,所揭露的岩矿层位、构造特征和音频大地电磁法解译吻合程度较高。该方法可推广到研究区及其同类型区域的锰矿找矿勘查中,是锰矿找矿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5.
本文简要叙述了大地构造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陆块区和造山系(带)形成演变过程中,在特定演化阶段、特定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一套构造岩石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过离散、聚合、碰撞、造山等动力学过程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产物。根据甘肃的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和基本特征,将甘肃省大地构造相划分出相系5个、大相12个、相31个,进一步划分亚相178个。探讨了大地构造相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成矿作用是在一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发展演化的,不同的成矿作用也离不开大地构造环境的制约。天山—兴蒙造山系相系成矿均与岩浆弧相关,金矿点众多;华北陆块区相系赋存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及稳定陆块区煤、铁、锰、磷、铝土矿等;塔里木陆块区相系赋存铁锰铜铅金、铬、钨、钼、硫铁矿、菱镁矿、萤石、磷钒矿、硼矿;秦祁昆造山系相系独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成矿区带,具有多层次、多阶段的板块构造体制(大地构造相)的发展和演化,发育有铜铅锌钨金等多金属矿床;西藏—三江造山系相系以古老基底地层组成的古岛弧、古弧后盆地及新元古代陆缘裂谷亚相有关,以金和铜为主,另有重晶石、锰、磷等。讨论了优势大地构造相与空间表达。  相似文献   
26.
董瀚  张海峰  肖林 《地质通报》2001,20(4):343-347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分布广泛,前人将其划分为桥头组、屯寨组和洋汤寨组.在其中部的屯寨组中首次发现了微古植物化石,计30多个种属,时代确定为晚震旦世,为三河口群的划分与解体提供了新的依据,证实桥头-康县裂陷盆地是南秦岭新元古代裂陷海槽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7.
28.
针对当前煤层底板突水预测存在的问题,在突水概率指数法预测预报系统的基础上,用matlab开发出了一套新型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系统软件。通过对地质、水文地质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导致煤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及次级影响因素,并分别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值,将各因素在底板突水中所起的作用定量化。特别是对于不同矿区不同控制因素的影响,其相应权重值的大小可以灵活改变。建立赋权求和数学模型,绘制出各个主要控制因素的专题图,并根据各个主要控制因素的不同权重值,叠合绘制出底板突水概率指数法突水分区图。同时计算出煤层底板突水概率指数。将系统软件应用于工程实际,预测效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9.
30.
肖林 《水文》2018,38(3):69-72
为解决低流速、受变动回水影响等较复杂监测环境下的流量在线监测问题,依据声学多普勒频移及雷达波测速的方法原理,结合新运粮河入滇池口监测断面复杂的水文监测条件实际,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波传感器与接触式水平ADCP传感器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在线流量监测系统,实现河流水表面流速和水下指标流速的同步实时数据采集,再将同步采集的水表面流速和水下指标流速同时输入模型模拟监测断面流场、流速分布,再计算实时流量后,通过GPRS信道传送到中心站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转录、发布,实现WEB、手机APP远程实时流量、工作状态等查询功能。经近一年的运行,系统正常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