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光仪PSP0的偏振器设计和实验结果。偏振器设计为旋转半滤片加固定偏振片的系统,但在选用偏振器件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案。对于低价设计的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器可在430-780nm滤长范围内工作,能够实现PSP0在其最佳工作波长的偏振测量。  相似文献   
92.
南京北郊大气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3.
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的分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是在典型干旱气候条件下生成的。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原生矿体有硫化物型、氧化物型、浸染型等不同类型的氧化带,它们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在各类氧化带中,按照共生矿物间生成时代的相互关系及生成环境又可划分出多个亚带。运用有序地质量的最优分割法不仅可以对氧化带的划分定量化,而且揭示了氧化带形成过程的内在规律性。本文还将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氧化带与温湿地区氧化带的分带性作了系统对比。  相似文献   
94.
前言1935年里克特提出以地震震级作为衡量地震大小的定量方法,是地震学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进展。它改变了已往用震中烈度作为量度标准的做法。震中烈度I_0的定性评定,主要依赖于地面受到的宏观破坏程度,而且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表介质的影响很大,地震震级M则是根据从震源处辐射的地震波振幅大小测定的,它与地震能量有直接的联系。里克特开始提出的只是地方性地震震级M_L,1939年古登堡与里克特发展了面波震级M_S,1945年又提出  相似文献   
95.
地下水流的基础理论,开始于达西定律,由 Dupuit,Forchheimer 等人应用于重力水流,近年来,又被 Werner,S hmid 和 Luthin,Henderson 及 Wooding,Wooding 和 Chapman等人扩大应用到倾斜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面。可是,关于那些地下水面的形状,目前还不能充分阐述它的适用性质。因此,这篇文章适用于简单的砂模型斜面,测定砂层内的水位,对于它的适用情况还正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
对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侧向碰撞带,即藏东三江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分析揭示出三种不同性质的构造样式,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期,发育于不同的地壳层次:(1)区域规模至露头尺度上发育的具有薄皮属性的逆冲断层与推覆构造,它们广泛分布于三江地区,尤其是兰坪-思茅盆地内;(2)以红河-哀牢山断裂、澜沧江和怒江-高黎贡山断裂等为代表的区域高温型走滑韧性剪切带构造和局部发育的脆性走滑断裂构造,后者在中新生代盆地内部断裂更为发育;(3)遍布全区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构造与地堑-半地堑盆地.区域岩浆活动性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区域性递进收缩事件与走滑事件发生于碰撞过程的早期阶段,并随后伴随着早期具有岩石圈板块俯冲性质的碰撞弧高钾岩浆活动,而后期的递进伸展事件诱发了板内伸展环境中的晚期高钾岩浆活动.二者之间的碱性岩浆活动间歇期,对应着区域构造体制的转变与区域伸展作用的发生,变质核杂岩的发育与微弱的钙碱性岩浆活动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区域古地磁资料分析表明,印度-欧亚板块之间的板块相互作用、区域板块与地块的旋转以及由此所致的不同构造环境制约着各种地质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北向运动的印度板块的旋转致使三江地块在新生代演化中发生了两次规模与特点不一的地块旋转过程,即早期的大角度快速旋转和晚期的小角度慢速旋转事件.它们分别对应于早期的递进收缩变形、走滑事件和具有碰撞弧属性的碱性岩浆活动与中期的区域伸展、变质核杂岩的发育与微弱的钙碱性岩浆活动性,以及后期的递进伸展作用和晚期陆内碱性岩浆活动性.  相似文献   
97.
刘家福  孙洪泉  修丽娜  李京  王平 《测绘科学》2010,35(3):183-184,182
水资源信息对于流域规划管理至关重要,是促进水利业务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前提。探讨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了基于Oracle 10g空间数据库和MapX组件技术的松辽流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方便、高效、界面友好等特点,对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利用大戢山和吕泗两水位站(1978—1981)4年的观测资料讨论了长江口南、北两岸水位的低频变化。谱分析显示,两岸的水位低频变化均以年周期为主,但两岸间的水位差却以半年周期为主。结合浙江近岸底层34×10~(-3)等盐线的北伸位置和苏澳-与那国岛断面上黑潮净流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认为半年振动周期是东海海水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9.
台湾南湾秋末冬初浮游管水母类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1月2—3日和12月8—10日在台湾南湾12个测站分别用2种锥形浮游生物网(网长 180cm,网口直径 45cm,筛绢网目孔径 333μm和 200μm)采集表层和底层(水深约50m)92份浮游动物样品。共鉴定出管水母31种,其中有7种是台湾周围海域新记录。舟状玫瑰水母Rosacea cymbiformis 为我国海域首次记录。爪室水母 Chelophyes appendiculata、巴斯水母Bassia bassensis、拟双生水母 Diphyes bojani、异双生水母 Diphyes dispar、小拟多面水母Abylopsis eschscholtzi 和扭歪爪室水母Chelophyes contorta 为优势种,它们分别占11月和12月管水母类总量的76%和63%以上。南湾管水母类的种类数和个体丰度均以 12 月(25种,1.99个·m-3)明显多于11月(19种,0.438个·m-3),这与12月外海高盐水团增强有关。大部分测站表层的种类和个体数多于底层。讨论了2种网型浮游生物网的采集效果,并比较了南湾与邻近海域同期管水母类种类数、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100.
根据 1 996~ 1 999年的标准断面资料及 1 997、1 998年夏季的 6幅卫星遥感温度图像 ,初步分析了黄、东海 2 7°~ 34°N观测区的温、盐度分布。认为 1 997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特色 ,而 1 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主要是对 30°N以北海域上层有所影响。综合 4年中 8月份的温、盐度分布态势 ,夏季气温比较正常的 1 996年与 1 998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比较类似 ,而都属北热南凉的 1 997年和 1 999年两年测区内的温、盐度分布也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