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岩带划分、空间分布和岩浆活动的峰期、规模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始于早侏罗世,在中新世达到峰期,且主要集中在20~10Ma;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冈底斯带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具有由东到西、由南向北的迁移活动规律;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可划分为5期。  相似文献   
932.
近几十年来,导管螺旋桨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因它显著提高了重负荷桨的推进效率,故在拖船、拖网渔船以及大功率的超大型油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节省能源角度出发,人们对导管桨的应用也更加重视。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导管内壁的严重空泡侵蚀,造成钢板穿孔漏水,大大降低推进效率,为此必须进行修补或更新,这就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并因坞修耗时而使船舶的运营效率下降。导管的防蚀已经成为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33.
SLY3-1型海流计使用单片机和静态 CMOS RAM 半导体存贮器组成8位32K字节的记录单元,它按使用者所要求的时间间隔,自动测量海流,记录测量数据。测量完毕,取回海流计,用水上机即可将所测数据打印出来,或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它是一种适用于深海长期使用的海流计。本文着重介绍此种海流计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乖基本原理、给出现场使用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4.
烟台市海洋与水产局提出,1997年该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提高海洋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以“两高一优”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产业化,抓调整、抓科技、抓流通、抓管理、抓骨干,稳定水产品总量,主攻提高经济效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5.
泉州平原—海湾地区现今地壳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地质、地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史志、考古、测量、地震等资料,就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海湾地区现今地壳活动性作一初步探讨。一、构造格架本区岩层,主要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和上覆薄层第四纪沉积物。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以断裂为主要特征,有NE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和NW向晋江断裂带通过本区(图1)。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本区由四条断裂组成,自内陆向海为莲塘——东田断裂、惠安岭——罗裳山断裂、小岞——金井断裂和近岸篠蚨狭?其走向大多为NE40°,倾向SE或NW,倾角50°左右。晋江NW向断裂带在区内分布有杏田——张坂断裂、双阳——洛阳江断裂、清源山南侧断裂和亭店——下辇断裂,其走向大多在300°左右,倾向不一,倾角较陡。两组断裂,各自成带出现,相互切割,构成本区主要  相似文献   
936.
吕患成 《地理研究》1994,13(2):82-89
本文提出了中西制图史年表。17世纪前中国地图学受日本、朝鲜等国影响大,此后受西方影响较大。中国制图中心迁移与政治中心一致;而西方受宗教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中西方交流之前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制图系统。最后提出了中国制图学发展没有取得较大突破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7.
影响中国大陆热带气旋路径分类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热带气旋(TC)是影响中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对TC路径分类有助于认识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提供的1949至2016年6—11月最佳TC路径资料,选取TC质心、生命史、转向、强度等特征参数,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影响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分为4类。对4类路径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各类TC的走向、生命史、活动季节、登陆概率及区域等特征差异显著,TC单体强度和生命史在强厄尔尼诺发展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在年代际变化上,1998年以来,尽管各类TC频数变化趋势不同,但各类TC单体能量耗散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强厄尔尼诺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38.
利用济南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简称WPR)观测资料,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简称Cn2)确定对流边界层高度(简称CBLH)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测Cn2数据廓线进行求导变换突出其变量特征,提出了一种确定CBLH的方法,即e指数拟合曲线的偏离度法。结果表明:经案例分析和与实测对比,证实其判断的结果与L探空实测虚位温梯度法、湿度梯度法等的判断结果总体一致,平均值分别与后两者结果相差+10.4 m、-21.8 m,最小值差-70 m、-120 m,最大值差+50 m、+80 m,与后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88、0.980。不同方法对比表明,31组样本中有7组的极大值法判断结果与偏离度法、虚位温梯度法存在较大差异,在CBLH判别时偏离度法总体优于极大值法。偏离度法能够将夏季CBLH确定结果的绝对误差降至近似WPR垂直分辨率水平。  相似文献   
939.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40.
近十年(2011-2020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旺盛,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地质工作适应需求变化历经深度的转型发展,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本文作者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和地质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结合西南各省(市、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1-2020年)评估报告、油气企业勘查成果,并查阅各专业领域大量文献资料,对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含矿产勘查等)进展进行较全面地总结和阐述,并提出未来十年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展望。近十年的重要进展包括较大幅度提高了1∶5万为主的区域地质调查程度;提出了特提斯构造演化、上扬子陆块前寒武纪构造-地层格架等新认识;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400多处,实现了铜、锰、铝、金、锂、铅锌、铍、晶质石墨、磷、天然气等战略性矿产勘查突破和多个新区、新类型、新层系页岩气的重要发现;提高了西南山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水平;查明了重点地区和流域的水文地质和水资源状况,解决了乌蒙山等贫困缺水地区大批群众的用水困难;圈定了约53600平方千米富硒土地资源;新兴了生态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诸多调查新领域,探索建立了相关的调查理论与技术方法。调查成果提高了我国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有效地支撑服务区域内重大工程规划建设、脱贫攻坚、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地质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地质调查转型发展的成效显著。预计未来十年的地质调查会在支撑服务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地质安全风险防范、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生态环境整治、国土空间利用、区域地球科学理论、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创新发展。本文可为同行了解西南地区地质调查进展和理解新时期地质工作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