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研究利用黔南州各乡镇两要素气象站点获取的信息和T213预报场资料,通过对降水、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的统计,实现对各乡镇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实时监测和预报。同时建立客户端应用共享平台,为森林火险部署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气象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飞机观测气象资料(AMDAR资料)的可用性,推进AMDAR资料在湖南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AMDAR资料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AMDAR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AMDAR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范围内的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长沙、怀化、郴州)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MDAR资料主要分布在100 h Pa气压层以下,起飞和降落阶段资料约占68. 75%。AMDAR气温资料数据质量稳定,气温疑误率低于0. 13%。在对比样本上,AMDAR观测气温(t_a)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ts)存在非常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9966,均方根误差为1. 065℃,AMDAR观测气温平均偏低0. 13℃,差值呈准正态分布,且73. 76%的差值在-1~1℃。AMDAR观测气温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的差值分布与飞行状态和飞行高度相关,上升状态AMDAR气温偏高,下降状态AMDAR气温偏低。500 h Pa高度以下,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下降,t_a较ts平均偏低0. 25℃; 500h Pa高度以上,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上升和平飞,t_a较ts平均偏高0. 03℃。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服务与信息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际的网络环境为例,详细介绍TLinux防火墙、IP地址伪装、Apache Web Server目录访同控制、MySQL数据库等的安全设置,限制非授权用户访同,达到服务信息、内容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兰航  罗林勇  熊晓洪  杨军 《贵州气象》2006,30(Z1):71-72
对当前防雷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部门的实际,提出了整合资源,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改革防雷产业管理方式等建议,对履行好法律赋予职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使防雷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对大量国家级和区域级气象自动站资料的获取和订正,通过对降水、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的计算,充分应用在黔南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实时监测和预报中。通过多点、多时段的预报值、实时监测值与实况对比检验统计,得出应用系统的实时监测准确率和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郑天雪  谭涌波  罗林洁 《大气科学》2022,46(6):1407-1424
本研究将云闪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植入到偶极电荷结构中,固定主负电荷区的参数和位置,通过不断调整上部正电荷区的参数(电荷浓度和水平范围)和位置以此来模拟不同高度处起始的正极性云闪,进而探讨正云闪放电特征与雷暴电荷分布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偶极电荷结构中,抬升上部正电荷区的高度,能够产生如观测所示的高海拔正云闪,不同于普通正云闪起始于向上传播的负先导及水平或稍向下延伸的正先导,高海拔处起始的正云闪以大范围向下传播的正先导及水平或轻微向上延伸的负先导为主要特征。随着上部正电荷区位置的抬升,正云闪起始高度也随之升高,当上部正电荷区抬升到一定高度后(本研究中当上部正电荷区下边界超过12 km),云闪通常起始于主正电荷区内,且上部正电荷区的浓度以及水平半径对于云闪的起始高度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云闪正、负先导通道的长度与电荷区的浓度、水平半径以及起始点和负、正电荷区之间的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白松奔都地区曲嘎寺组一段(T_3q~1)分布于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与沙鲁里-义敦岛弧带之间的中咱-中甸地块上,其岩性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山集块岩,致密块状、杏仁状、气孔状玄武岩,玄武质角砾岩屑凝灰岩、凝灰质板岩、硅质岩、砂岩及绢云母砂质板岩等组成。玄武岩具低K_2O、Fe_2O_3,高MgO、Na_2O、CaO、轻稀土富集的特征,是地幔低度熔融的产物,属板内张裂型火山岩。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整理研究,探讨了中咱地块曲嘎寺组玄武岩岩石特征及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
扬子地台西缘康滇裂谷盆地内南北向断续分布的苏雄组是新元古代伸展作用下的岩浆活动产物,不整合伏于青白口纪地层体之上而伏于南华系上统列古六组之下。通过对米易白坡山一带苏雄组的调查,其火山岩具有钙碱性-碱性、过铝质特征,属钾钠过渡系列,稀土总量不高,轻重稀土分异作用强,δEu负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普遍亏损,不相容元素普遍富集的特征;上部火山岩705.6±9.3Ma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晚于扬子西缘A型花岗岩年龄,大致约束了康滇裂谷盆地的关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