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磁法勘探在小秦岭金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82.
我们在“金属矿物的生物结构”一文中,论述了若干种金属矿物的生物结构,并着重讨论了黄铁矿的箭石及介形虫结构及其派生的黄铁矿显微莓群和其形成机理等。本文就另外几个矿区的资料,对金属硫化物的生物结构和黄铁矿显微莓群在空间上紧密伴生,在成因上相辅相成的问题,以及其形成机理,再作进一步的探讨。此外,太  相似文献   
583.
584.
冰雹是兵团农七师和乌苏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为了提高防雹作业的效果,1998年对乌苏711雷达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作者根据1998~2003年6年回波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的识别雹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85.
阐明了红树林生物量分配和生产力的特性,介绍了红树林异速生长方程和生物量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红树林通用异速生长方程和不同地域不同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树林通用异速方程不同树种之间差别较大,但不同地域差别不大,红树林生物量的差异取决于林木密度;在全球范围内,热带地区的红树林具有比温带地区更高的地上生物量;红树林根部积累了大量的生物量,红树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比例明显低于陆地森林。  相似文献   
586.
本文对回旋同步加速辐射的发射系数 ην/BN和吸收系数KνB/N作了精确的数值计算 ,采用幂指数δ为电子能谱指数δ的多项式的幂函数拟合 ,获得了一组新的 ην/BN和KνB/N的近似式 ,在大多数爆发出现的δ和谐波系数S(=ν/νB)范围内 ,其精度好于±7%和± 1 7% ,比幂指数为δ的线性拟合的相应精度改善很多  相似文献   
587.
为了使天线系统接收和显示的信号更清晰,达到消除系统噪声和电磁干扰的目的,针对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对射电天文观测和深空探测(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的特殊要求,利用Matlab/Simulink强大的数值计算与仿真功能实现了一种依据自适应方法滤除噪声的滤波器。首先选择脉冲星1910+0728和1913-0440的观测信号为滤波参考信号。在Matlab上通过编写M文件设计了滤波算法并有效滤除了噪声。然后运用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通过不断改变系统阶数与步长找到了滤波效果最好的自适应滤波器,确定了其最优参数为8阶,迭代步长为0.005。实验表明在这种阶数和步长下,滤波器能在保证快速滤波的前提下有效地还原接收信号的轮廓,将偏差降到最小。仿真最终结果表明自适应滤波器滤波效果良好,实用性强,满足了射电天文观测和探月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8.
自1993年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射电望远镜建成以来,除了不断完善VLBI观测系统外,还选择发展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单天线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其中基于常温接收机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系统已经于1999年5~6月间建成。该系统建立在25m射电天线的18cm波段上,消色散采用了2×128×2.5MHz多通道滤波器和数字化器,并由PC机完成数据采集。同时进行的脉冲星工作还有92cm及其它波段的脉冲轮廓监测,对0329+54的多波段观测得到了它的频谱。在25m天线的1.3cm波段上建立了基于声表面波频谱仪和频率综合器的分子谱线观测系统,对水脉泽的观测已经发现了十几个可能的水脉泽源,观测结果正在认证当中。  相似文献   
589.
过去已知在峨眉山玄武岩顶部气孔状熔岩中含有杏仁状自然铜,但很少构成连续的铜矿体。虽然先后探明了几十个小型铜矿或矿化点,但始终未取得找矿突破。最近,在该熔岩层上下的凝灰岩中鉴别出难识别矿化类型,即与沥青和有机质碳紧密伴生的富铜矿石,甚至在气孔状熔岩中发现呈杏仁体含铜沥青,因而可能构成大规模矿化。在矿体中还见到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杏仁体和细网脉,与沥青团块抑或共生抑或稍晚于后者。通过对沥青和方解石的碳和碳氧同位素的测定,前者的δ^13CPDB值变化在-32.6‰~-30.9‰之间,后者的δ^18OSMOW和δ^13CPDB值分别为19.0‰~23.0‰和-18.4‰~-13.5‰。初步认为这些沥青为火山喷发后异地石油贯入及挥发的结果。与矿石密切相伴的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为矿化过程的蚀变产物。表明含铜流体流经沥青和有机碳富集这些地球化学障时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590.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较大。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合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