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182.
在我国高寒地区进行冰期蒸发观测,仪器易冻裂渗漏水,要保持冰期和非冰期资料的连续性与统一性相当困难。根据新疆的特殊自然环境,试制成了自动排水减压和自动调压式冰期蒸发测定仪,基本解决了我国高寒地区冰期蒸发资料无法连续和统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3.
184.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径流量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乌鲁木齐河山区域所建立的树轮年表,重建了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上年7月-当年3月的平均径流量。校准方程的相关系数0.670,交叉检验的误差缩减值达0.366。  相似文献   
185.
今年是我国已故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诞辰七十五周年.他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和努力创造的一生.他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余载,兢兢业业,敢于开拓,用良智和心血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光辉业绩;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受到学生和同事们的爱戴和尊敬.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期<纪念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七十五诞辰专辑>.这些论文都是由他的学生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撰写的,表达了他们对这位前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86.
采用多无线性回归订正法,对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外围的35个气象测站31年(1960~1990年),本站气压资料订正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为塔里木盆地无资料地区四季、年气压序列的推算提供了方便,满足了塔里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7.
淀山湖的浮游植物及其能量生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系统地研究浮游植物的演变以及能量生产,对深入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和改善水质,都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关于湖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初级生产力及其与生态因素的关系的研究很多,但在淀山湖,尚缺乏这些方面,尤其是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的系统研究。因此,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报道了淀山湖浮游植物与水体环境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8.
东海大陆架区海胆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胆是重要的大型海洋底栖生物类群之一,某些海胆既是人工养殖对象,又是捕捞对象。因此,对海胆进行分类研究,摸清其地理分布特点,对合理利用海胆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都可提供基本科学依据。 对我国海胆的分类学研究始于1948年,当时张凤瀛先生对青岛的6种海胆进行了描述(张凤瀛,1948)。1957年张凤瀛和吴宝铃先生对广东沿海的37种海胆进行了研究(张凤瀛等,1957)。张凤瀛先生等1964年在《中国动物图谱,棘皮动物门》中记录了30种我国常见海胆(张凤瀛等,1964)。廖玉麟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对西沙群岛的棘皮动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其中包括26种海胆(廖玉麟,197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58-1982年在东海大陆架进行过多次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调查范围:26°~33°45′N,122°~129°E。该海域的底栖生物种类繁多,多样性丰度高。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自东海大陆架的海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共包括21种,隶属于7目、11科、17属。其中有11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名录如下,有*者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9.
克拉通破坏的时间和范围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但是在华北克拉通破坏时间与破坏范围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北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红图坳陷内采集的火山岩进行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苏红图火山岩年龄为105~113 Ma,为一套钾质碱性系列玄武岩,其形成机制是由于岩石圈发生减薄,软流圈地幔岩浆上涌,经分离结晶而形成的,而动力学机制主要是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内蒙古褶皱带和华北板块在晚侏罗世发生的碰撞拼合。此外,本文还在前人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基础上,依据作者对苏红图坳陷火山岩做的一些工作,粗浅地探讨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间与范围的问题,认为华北克拉通周缘均为构造薄弱带,北缘为兴—蒙造山带,南侧为大别—秦岭造山带,东侧为苏鲁带和太平洋俯冲带,河套裂陷、汾渭裂陷分别与古元古代高温变质孔兹岩带及约18.5亿年前华北克拉通东、西部块体拼合时形成的中部造山带内位置大致重合,而苏红图坳陷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同时也处于两板块拼合交汇处。这些构造薄弱带处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俯冲与碰撞的结合部位,它们可能是岩石圈减薄的起始位置,并且它们的俯冲与碰撞时间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起始时间。克拉通破坏范围主要发生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太行山以西的河套裂陷、汾渭裂陷发生了减薄,而苏红图坳陷在早白垩世也发生减薄,所以,破坏范围分布在地理上呈不连续分布特征,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区域的破坏时间与破坏的动力学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90.
由雪莲  贾文强  徐帆  刘仪 《地球科学》2018,43(11):4046-4055
长期以来,铁白云石的命名划分标准混乱,一直被当成高温及次生的产物.综述了国内外铁白云石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铁白云石的矿物学特征,特别在其成因中加入了微生物因素,运用地质微生物学探讨原生铁白云石的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铁白云石命名划分依据应遵照国际矿物学会的原则,以铁是否替代白云石晶格中半数镁的位置为标准,分为白云石和铁白云石;(2)详述铁白云石矿物学及其晶体特征;(3)铁白云石成因分为原生沉淀及次生两种,微生物介导形成原生白云石的过程中,有助于铁进入到白云石晶格中,增加晶格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