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02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办刊宗旨《贵州地质》是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贵州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公开发行学术季刊 ,是贵州地学界的一个学术园地。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我省地学进展和科研成果。它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开发、地质环境保护 ,科研和教学的发展 ,为加速地球科学和勘察技术的现代化服务。2 主要内容《贵州地质》主要刊登我省地学及其相关边缘学科科研新成果 ,包括基础地质、矿床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规划与整治、农业地质、旅游地质、遥感地质 ,地质矿…  相似文献   
92.
油气田古岩溶与深岩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项目来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专题 起止时间: 1996年—2000年 项目负责人:夏日元 主要完成人:夏日元唐健生罗伟权邓自强关碧珠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古岩溶是指地质历史时期而非现代营力环境下形成的岩溶;深岩溶则为不受地表侵蚀基准面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深埋藏岩溶作用。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塔里木盆地等深埋藏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埋藏深度大于2000~3000m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高产古岩溶储集层。由于储集空间主要为岩溶孔洞、裂缝等,非均质性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复杂,加之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既有地质历史时期近地表环境下的古岩溶作用,又经历了长期逐渐被埋藏过程中深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造成油气储集规律十分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从1996年起,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96—110)”特设立了油气田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深岩溶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采用古水文地质综合方法、溶蚀作用地球化学物理和数学模拟、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岩溶储层介质结构定量评价和预测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和深岩溶的形成条件、影响控制因素和发育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岩溶作用的机制、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识别出多种多样的古岩溶成因类型: (1)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包括早期“层状岩溶”、中期“膏溶”和晚期“断裂系统岩溶”三个发育演化阶段。“膏溶”作用起关键作用,古岩溶地貌形态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深岩溶包括压释水岩溶和热水岩溶两种类型。压释水岩溶是指在压力差驱动下,上覆煤系地层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酸性水,通过渗流窗口侵入古风化壳产生对流循环而形成的岩溶。具有“水平渗流”、“侧向渗流—对流循环”、“纵向对流循环”三种发育模式,与烃类运移、聚集的关系为:早期为烃类改善运移通道,中期改造贮存空间,晚期对储集体形成封闭; (3)热水岩溶为奥陶系古风化壳深埋藏后,受燕山运动构造热事件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增高,呈承压状态向上运移的具有溶蚀能力的深循环热水对可溶岩所产生的溶蚀作用。热水岩溶主要经历了深循环对流热水形成、溶蚀与白云岩化作用两大阶段,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 (4)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主要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①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裸露古岩溶;②印支—燕山早期裸露和浅埋藏古岩溶:③燕山晚期—喜山期埋藏深岩溶。通过研究,建立了向斜翼部侵蚀洼地排泄型、向斜轴部山间洼地排泄型、山前浅埋藏断陷盆地型等三种古岩溶发育模式,以及倾斜垒式断块压释水作用、深埋褶断凸起构造压释水作用、深大断裂带高位掀斜断块热水作用等三种深岩溶发育模式。 (5)建立了各类古岩溶和深岩溶发育演化模式,提出了岩溶型油气储层定量评价和预测的模拟勘探技术,预测了三处有利勘探块区,取得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94.
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本文介绍了一个1/3比例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与反应特征,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层间刚度与抗力的简化估计方法和公式,同时进行了多层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并结合试验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5.
96.
渤海古沙漠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沙漠的分布特点和沙漠的发育条件,作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渤海气候干冷,雨量稀少,西北风强盛,松散沉积物丰富,具备发育沙漠的条件.文章从以下方面证明渤海古沙漠的存在:(1)渤海约有四分之一区域为残留砂沉积;(2)在全新世盖层下的更新世砂质沉积具有高倾角的前积纹层;(3)渤海东南缘陆地和岛屿有古渤海沙漠衍生黄土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末次冰期时,渤海中部和辽东湾古沙漠发育程度好,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未发育沙漠.  相似文献   
97.
四、判别分析1、问题的提出表1和表2为某地矽卡岩型铜矿上14个已验证异常中Cu、Ag、Bi的几何平均值.表1为7个见矿异常,表2为7个未见矿异常.现在,要对当地一些未验证的异常作出判断:哪些可能见矿,哪些可能不见矿.例如,有一异常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r/g)为Cu880,Agl.41,Bi34.4.如果利用单个元素分别对比,很难判断它属哪一类异常.利用判别分析,就可以帮助解决这类问题.因为判别分析可以提供一个界限,如未  相似文献   
98.
试图用实测数据对非同温目标混合像元红外辐射的"尺度效应,,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将混合像元的等效温度定义为面积加权平均温度这样一个可检测的物理量的情况下,有效发射率的视在增量是存在的,是波长的函数.该实验验证了李小文等的非同温表面的尺度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99.
南海岩石圈结构与油气资源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是中国唯一发育有洋壳的边缘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油气勘探表明,南海的油气田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陆缘沉积盆地内,而大中型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西部海域盆地中,自北而南有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且以含气为主,含油次之。此外,这一区域深水区还存在多个潜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研究发现,南海的油气分布与深部岩石圈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构造上,南海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岩石圈块体边缘或之上,受控于大型岩石圈断裂的发育与演化。在油气富集的盆地中,莫霍面显著凸起,与盆地基底形成镜像,地壳厚度最薄处仅数千米厚,热流值明显较周围地区高,热岩石圈厚度大大减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反映,这些盆地深部发育一条规模宏大的北西向上地幔隆起带,自红河口向东南穿越南海西部海盆,一直延伸到婆罗州东北部地区,在宏观上控制了南海的油气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100.
副高边缘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3-2004年湖南省4次副高边缘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次暴雨过程的副高位置适当,高空有低槽,中低层有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地面上有冷锋。在基本反射率图上,低槽暴雨有S-N向的窄带回波特征、冷式切变线暴雨有准W—E向的积层回波特征、暖式切变线有NE—SW向的积层回波特征,但每一次暴雨过程不尽相同。在多普勒速度图上常出现低空急流、冷暖平流、冷锋、逆风区以及高层大风核等特征,并常是几种特征同时出现,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