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无纺土工织物保土应用中的概率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巍  陈轮  王钊 《岩土力学》2007,28(10):2052-2054
保土准则是土工织物反滤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设计准则保土有余,透水不足。介绍了无纺土工织物的两种孔洞分布曲线,计算了土颗粒透过织物的概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率保土准则。该准则对土体中的骨架颗粒和小颗粒透过织物的概率分别加以限制,既能保持土体稳定,又能防止淤堵。  相似文献   
22.
河流与地下水关系的演化及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河流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和频繁的转化关系。近几十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趋于复杂化,引起水循环的变化,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益,使水资源及生态问题突显,其中河流与地下水关系及其演化是河流与地下水相互作用中重要问题之一,是属于河流维持机理与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的基础研究内容。笔者在对河流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室内和野外试验资料,结合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各类型的渗流特征和影响河流与地下水关系演化的因素;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急待解决的有关科学问题,为定量模拟和评价河流与地下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塑料排水带地基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富强  王钊  刘华清 《岩土力学》2006,27(11):2056-2060
在濒海某场地的塑料排水带地基固结试验中,进行了孔隙水压力、沉降量、侧向位移等原型观测,并按沉降计算固结系数和固结度。固结结束后,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仪、标准贯入和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排水带在很短的时间(50 d内)使加固的地基达到固结稳定,说明在濒海软土地区采用排水带固结是有效的加固手段。  相似文献   
24.
运城黄土吸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张力计、热传导探头等吸力量测手段,对山西省运城地区黄土的吸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测出了该黄土在脱湿过程的土-水特征曲线,该法较压力板法简单,还用FredlundandXing(1994)方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25.
电渗固结中的界面电阻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庄艳峰  王钊 《岩土力学》2004,25(1):117-120
结合试验对电渗固结中的界面电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界面电压降假定,在该假定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理论推导,给出了一个简洁的界面电阻表达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电渗固结的电流以及能耗做出更为准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6.
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丽平  王钊 《岩土力学》2006,27(1):132-136
假定破裂面为一过坡脚的斜平面,分别以传统塑性理论和广义塑性理论为基础,导出了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前人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虽然基于广义塑性理论极限法求得的加筋土坡临界高度值要比基于传统塑性理论极限法求得的临界高度值略偏大,且更接近于试验实测值,但二者在工程中均是可靠的,都可用于加筋土坡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HDF5文件和风云三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结构和特点,采用HDF5文件最新的
C++Classes开发包、V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风云三号卫星实时遥感数据
提取方法,并介绍合成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真彩色图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Water hammer occurs whenever the fluid velocity in vertical lifting pipe systems for deep-sea mining suddenly changes. In this work, the shock wave was prove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pressures and periods, and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ing technology was presented for simulated transient pressure in the abnormal pump operation. As volume concentra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of shock wave spe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bout the pressure-time history, discharge-time history and period for the lifting pipe system showed that: as its concentrations rose up, the maximum transient pressure went down, so did its discharges; when its volum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period numbers of pressure decay were getting less and l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hock wave speed decreased. These results have highly coincided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are important to design lifting transporting system to prevent water hammer in order to avoid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such as damage to components and equipment and risks to personnel.  相似文献   
29.
以垂直悬臂提升管道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其输送过程进行流固耦合效应特性分析。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扬矿管道进行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模态分析。首先建立了扬矿管道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输送矿石体积浓度、管道截面尺寸下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继而比较了上述条件下三者耦合、二者耦合及无耦合情况的固有频率,讨论了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扬矿管道流固耦合效应下其固有频率随着管内输送矿石颗粒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考虑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时的管道固有频率较只考虑管内流体—管道二者耦合和不考虑流固耦合时要小,影响系数也相应降低;(2)流体对管道流固耦合固有频率的影响程度随着相对厚度d值的增大而减小,在考虑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时管道固有频率较只考虑管内流体—管道二者耦合相对误差增大;(3)在实际的扬矿管道输送中应该考虑输送流体颗粒浓度、不同相对管道壁厚、管内流体—管道—管外流体三者流固耦合作用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尽量使管道固有频率远离工作频率,避免共振情况的发生分析结果对扬矿管道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构设计和减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从NOAA及EOS/MODIS资料的几何精校正、云检测与合成滤云、数据融合等方面分析了提高遥感资料利用率的几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