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鹿亭溪W24号典型斜坡的详细调查和分析解剖,对比前人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类板梁状斜坡破坏模式。证实了这类斜坡不仅发生在近水平的砂泥岩互层的地层中,也可以发生在上部主要由近水平的坚硬、较坚硬的灰岩构成,下部主要由近水平的较软的砂泥岩构成的地层中。本文从地质演化的角度,分析了这类斜坡的形成机理,并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1)卸荷回弹阶段; (2)压致拉裂面自下而上扩展阶段; (3)滑移面贯通阶段。简要分析影响斜坡稳定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对这类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这类斜坡的启动水头,分析了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这类斜坡稳定性问题。以鹿亭溪W24号典型斜坡为例,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坡体加载启动水头来模拟该类斜坡由变形累积到整体失稳的全过程。最后,笔者通过这类斜坡破坏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对这类斜坡的整治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2.
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山地斜坡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布特征,对其地形放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斜坡震害调查表明,宏观地貌单元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具有控制作用,中高山区以大中型滑坡、崩塌为主,低山及丘陵区以山体震裂、小型崩塌为主;峡谷形态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具有明显影响,其中“V”型峡谷发育密度高于“U”型峡谷;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坡型转折部位、凸出地形等微地貌地形放大效应明显.监测显示,不同方向水平分量地震波峰值(PHA)相差可达10余倍,研究表明:地形尺寸与地震波波长的耦合作用使得地震动水平分量放大显著.  相似文献   
83.
高寒、高海拔地区岩体物理风化导致的不良地质对工程建设影响明显。为了揭示高寒山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破坏的机理,使岩体冻融破坏防治更有针对性及有效,依托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通过试验手段,探讨了冻胀条件下岩体破坏的原因。冰劈试验揭示了自由水变成冰过程中膨胀力的变化情况及特性,试验显示在围护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冻胀力或冰劈力可以达33 MPa以上,远大于岩石抗拉强度及裂隙胶结强度,且温度越低,冻胀启动越快,速率越大,冰劈越明显。通过岩体冻胀应变试验揭示了岩体裂隙中自由水膨胀变形性质。岩体冻胀应变主要由裂隙变化引起,裂隙性质不同,冻胀应变特征不同,冻胀应变的趋势及大小受控于裂隙的贯通性、含水情况及胶结强度。由此,总结了岩体在冻胀条件下的破坏机理。该成果对高寒山区岩体的破坏机理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某大型水电站水文站滑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文站滑坡位于某拟建的水电站坝址下游约300m的左岸。由于它距该坝址较近,若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形或失稳,极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涌浪,并有可能导致大坝的损坏或完全破坏。所以,它的稳定性状况一直是各相关部门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野外现场调研是判断滑坡体稳定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对滑坡体模型做一较接近实际的概化,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采用三维有限元(FLAC-3D)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当然,只有数值模拟手段这一种方法来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还远不够的,必须与其它手段方法相结合,这样才使结论更可靠,更具有说服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水文站滑坡的潜在主滑动面为滑体与基岩的接触面。但其贯通性较差。因此,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可能发生较大范围内的变形或失稳;(2)水文站滑坡的位移方向总体表现为向河谷方向运动。滑坡体前后缘的位移量较小,中间位移量相对较大(22.8cm)。总之,在天然情况下,水文站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可能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形或破坏。这与野外现场调研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5.
某工程岩体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某工程岩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一种逆冲推覆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弹塑性的有限元模拟和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工程岩体在天然或有蓄水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在天然与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共同作用下,它也是稳定的,在有540-600m蓄水位及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时,它将有可能发生破坏,在610m蓄水位及地震烈度为Ⅷ度的情况下,它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6.
长兴期是地质历史上四川盆地一次重要的成礁期,礁体星罗棋布,大小悬殊,形式多样。按礁生长的环境,长兴组生物礁可以分为三类:台缘礁、点礁和塔礁,分别形成于开阔海台地边缘、浅水台坪和较深水台洼区,发育期分别为长兴早期、中期和晚期。礁相以海绵为主要造架生物、以蓝绿藻和管壳藻等为粘结生物,附礁生物以苔藓、棘皮和有孔虫为主。礁体在分布上多受断裂控制。由于成岩早期溶蚀和混合水白云岩化,孔隙度大为改善,具备独立形  相似文献   
87.
通过溪洛渡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第一手系统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区内地质灾害事件所形成的第四系(本文简称灾害第四系)——滑坡堆积、堵江堰塞堆积和泥石流堆积的特征,首次确认区内堵江堰塞堆积的存在,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灾害第四系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8.
89.
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钻探、断层气氡探测、浅层地震探测和智能微动探测等多种手段,揭示深圳后海填海区隐伏断层F1、F2的几何学特征,对沿北西向断层发育的风化槽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F1、F2隐伏断层发育于燕山期花岗岩中,走向、倾向和倾角分别为N38°~40°W、NE、59°~63°和N50°W、NW、70°,断层带宽分别为30~35 m、40 m,主要由碎裂岩及碎斑岩组成,裂面上发育薄层碎粉岩,绿泥石化现象显著,属脆性破裂体系,均为张性兼反扭性质,未见扰动全新世地层;2)采用断层气Rn浓度强度对隐伏断层相对活动性进行测定显示,F1隐伏断层活动性较强;3)F1、F2断层分别控制风化槽南西、北东边界,风化槽主要成因为张性断层上盘较下盘破碎,裂隙、孔隙和次级小断层较发育,构造破碎的花岗岩体在海水、温度等作用下使长石快速风化所致。  相似文献   
90.
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运生  陆彦 《山地学报》2000,18(Z1):44-47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测绘,对四川雷波县黄琅一带崩滑堆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崩滑堆积由古黄琅河左岸先后多次顺层崩滑堆积侧向叠置而成。论文还就崩滑堰塞成湖后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