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邓文彬  蓝敏  王辉 《地质科学》2022,57(3):958-974
为了研究新疆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多期中国大陆GPS观测资料,获取1992~2016年间新疆地区的4期GPS实测速度场,运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对实测速度场进行插值,构建研究区地壳运动模型和应变率场。结果表明:实测速度场中,平均的GPS最小站间距由1992~2001年间的84.7 km减小到1992~2016年间的28.6 km,点位覆盖密度增大了约3倍;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插值后的地壳运动模型与实测速度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地壳运动模型与应变率场反映出1992~2016年间构造运动与变形较稳定,是对区域长期构造运动与变形的继承。研究区内的乌恰地区和伊塞克湖附近的面应变和最大剪应变变化最大,应变高值区逐渐自西向东扩张,反映出帕米尔高原对天山造山带的持续推挤还在增强;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哈萨克斯坦块体的应变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说明3大块体内部基本不发生变形,反映了其刚性的特征;研究区最大剪应变率和地震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相关性显著,说明应变积累和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2.
冰面湖作为区域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冻圈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区域气象数据、LandsatETM+/OLI影像与LIMA(LandsatImageMosaicof Antarctica)镶嵌影像,选取东南极的埃默里冰架和西南极的拉森A冰架作为研究区,采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提取冰面湖面积信息,对冰面湖面积与气象数据开展遥相关分析,探索冰面湖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埃默里冰面湖总面积较为稳定并有减小趋势,拉森A冰面湖总面积则呈增加趋势;冰面湖与气温和海温之间存在正向反馈特征;两个冰架区域的反馈特征规律明显不同,埃默里冰面湖面积受气温影响显著,但受海温影响并不明显,而拉森A冰面湖则对海温变化敏感,其面积与海温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23.
长海县广鹿岛文化遗产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建立了文化遗产总游憩价值评估体系,研究意义在于预测广鹿岛文化遗产总游憩价值,以文化遗产价值的直接货币表现形式为景区开发和门票的制定提供佐证参考;以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为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使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开发,永续传承。通过CVM游憩价值评估法对广鹿岛文化遗产游憩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鹿岛文化遗产使用价值为520.5万元/a,非使用价值为235.5万元/a,总游憩价值为756万元/a,指出景区开发者需在遗址展示与介绍的内容、遗址修复后建筑风格、建立贝丘文化遗产博物馆、景点多样性、基础设施建设、岛上服务及保护意识等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524.
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和对沉积过程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1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光释光测年技术测量了位于陕西、河南、湖北和安徽等地9个剖面的49个沉积物样品,这些样品的光释光信号都是以快组分为主,等效剂量预热坪区和剂量复原实验结果也表明这些样品都适合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测量其等效剂量。根据测量的光释光年龄数据和样品的埋深,建立了各剖面的年龄-深度曲线和函数,通过它们推算出了各剖面的长期堆积速率,并据此指出了可能的沉积环境变化。在取样的深度范围内,所测剖面的堆积速率从0.02mm/a到2.58mm/a,并显示一般风成黄土的堆积速率要比水成堆积物的堆积速率要慢。所测样品的年龄从0.2±0.01ka到53.8±4.7ka。在9个剖面中,有两个自然剖面发生了长时期的沉积间断。在有文化层的剖面中,文化层下部地层的年代明显老于文化层和上部地层的年龄,文化层中沉积物的光释光年龄也可以用来指示文化层的堆积情况。另外,对两个剖面也进行了14C定年,结果显示沉积物全样的14C测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5.
利用强度对沙地植被恢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以两种植被恢复状态良好的封育沙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利用强度试验,通过一个生长季的监测,研究了封育沙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各处理的优势种均为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DC.)或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其重要值在0.47~0.75之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因不同的封育措施而异,在同一封育措施下利用强度对群落的物种组成无显著影响。(2)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天然封育沙地半刈割沙地全刈割沙地,即随利用强度增加,两封育沙地灌木层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减少趋势,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使沙地植被所处的环境异质性增加,促使沙地植被向不同方向发展;但在不同的封育措施区利用强度对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不同。(3)相同封育措施不同利用强度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均很高,最大值可达到2,但不同封育措施各利用强度的相似指数均小于0.3。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主要受封育措施影响,而利用强度对其影响不大。(4)两种封育沙地全刈割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小于半刈割处理和对照组,而对照组和半刈割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封育沙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而适度降低盖度,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26.
针对地面三维激光雷达扫描容易受到测量噪声的影响、获取的点云易受系统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这一问题,该文基于激光雷达作用距离方程,建立目标表面的入射角、距离和反射率等目标相关因素对点云几何精度的影响模型。将平面拟合精度作为点云几何精度评价指标,利用Faro Focus 3D地面三维激光雷达对6种材质的平面在不同距离、不同入射角的条件下进行扫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反射率影响模型后,垂直方向改正中误差的幅值减小,反射率影响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527.
龙川县雷暴天气基本特征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妙君  王辉  郑细华  李勇增 《广东气象》2010,32(2):46-47,51
统计分析龙川县近49年(1959~2007年)的雷暴资料,总结雷暴天气的活动规律:龙川县4季都可能出现雷暴天气,夏季是雷暴的多发季节,尤其以7~8月份最为频繁,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雷暴活动偏弱。龙川县多年逐月雷暴日数的方差变化表明6月雷暴活动变化大,多寡不一,这是因为6月为华南地区前、后汛期过渡期,受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时间迟或早影响大。统计还发现,龙川县雷暴活动强弱交替存在4年的主要周期,12年周期变换从20世纪90年代起发生突变,预计未来几年,龙川县的雷暴活动将进入相对活跃期,年雷暴日数达到高峰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528.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需要观测最长周期为几万秒的大地电磁场信号,这要求用于测量电场信号的不极化电极具有很小的极差,以及至少长达1—2个月的稳定时间,普通的不极化电极不能满足要求。通过改进电极电解质配方和电极结构,试制出铅-氯化铅不极化电极。测量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极差小、稳定时间长、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良特性。在山东菏泽等地的野外实验表明,该类不极化电极能够很好地观测几万秒的长周期信号。同等条件下,其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29.
基于GPS资料反演中国大陆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断层活动速率分布提供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变形的图像.它不仅是解释中国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原因的关键,还是评估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根据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布建立了三维弹性块体模型,并利用最新的GPS资料计算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断层系统中自洽的断层活动速率.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内部绝大多数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小于20 mm/a,并不存在类似于板块边界的快速运动.另外,中国大陆断裂带的活动存在东西差异,东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大多低于1.0 mm/a,而西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最高达到18 mm/a.本文给出的断层长期活动速率结果为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变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   
530.
利用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逐月的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和逐层海温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和晚年前一年冬季和春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南部(8°~16°N,110°~120°E),而且热含量变化的信号在南海100~200 m之间最强。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冬春季,南海中南部热含量呈反位相变化。当南海夏季风早(晚)爆发,热含量为正(负)距平。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期1~5月份南海中南部上层海洋热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是3月份相关关系最好。当热含量为正(负)距平时,上层海洋异常得到(失去)热量,增大(减弱)了季风爆发前陆地冷海洋暖的海陆温差,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晚)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