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传统固定翼航空电磁探测采用总场dB/dt进行电导率深度成像,不仅损失多分量测量信息,dB/dt与电导率的非唯一性也影响数据的成像精度。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双分量(Bx, Bz)查表的联合电导率深度成像算法,根据固定翼电磁响应的正演计算,建立按时间道划分的Bx-Bz-电导率-飞行高度数据表,利用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与插值算法确定视电导率,避免了由于电磁数据二值性引起的视导率不确定性问题;根据扩散深度公式得到视深度,并计算成像深度,从而得到双分量联合电导率深度成像结果。基于一维大地模型正演数据与准二维大地模型正演加噪数据,分别采用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法、总场查表法和单分量查表法对仿真数据进行电导率深度成像,结果表明磁场双分量联合查表法优于单分量与总场查表法,较单分量电导率深成像精度提高了7%。  相似文献   
62.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的西大滩为研究基点, 选取多年冻土不同退化阶段的两个样地, 对植被分布特征、 冻土活动层和土壤特性等进行调查监测, 同时分析不同活动层状态下土壤水热、 养分和地表植被特征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 结果表明: 西大滩地区的植被以浅根系植物为主, 0~10 cm的表层土壤中地下生物量约占地下生物总量的63%和62.2%之多. 在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的存在情况及活动层土壤水热状况对植被生态系统的演变起决定性作用. 高地表植被覆盖下的冻土土壤水热调节能力强, 有助于延缓冻土退化过程. 西大滩土壤全氮、 碱解氮、 速效钾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含量随冻土退化明显减少, 且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曲线表现为相同的趋势. 土壤表层养分和速效养分受冻土退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3.
黔南独山县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古生代陆源盆地区,是研究盆地物质来源的良好场所.利用碎屑锆石年代学定量分析下泥盆统丹林组底部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可反映其物质来源;利用锆石较稳定特征定量分析锆石微量元素所代表的地质意义也具有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根据丹林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4组:早古生代(427~560 Ma)...  相似文献   
64.
水温 2 0℃条件下 ,选用 6种方式进行稚鲍剥离对比实验。电剥离方式在剥离效率、稚鲍存活率 (长、短期 )及生长速度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混合气体处理与升温刺激的剥离效果最差 ,其余 3种方式 (酒精、氨基甲酸乙酯、乙基氨基香酸麻醉 )没有显著差异。对不同规格稚鲍剥离实验结果表明 ,8mm以下稚鲍选用高强度电剥离 ( 0 .5~ 0 .7V/ cm)方式为最佳 ;8~ 10 mm稚鲍选用中强度 ( 0 .3~ 0 .4 V/ cm) ;12 mm以上稚鲍可使用低强度电剥离 ( 0 .1~ 0 .2 V/ cm)方式。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黄海沉积物中的黄铁矿的分布、形态、成分和结构方面的特征,以及成因作了讨论。作者在73个样的1/3样品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并对此矿物进行了X-射线、电子探针、光片及扫描电镜研究。黄铁矿主要呈生物内模状、球粒状(framboid)及胶结物状等形态,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自生矿物为黄铁矿,不存在其他铁硫化物。  相似文献   
66.
本文在评述美、苏两国多个作者提出的染色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对比试验,从而提出了一套简便的和适应于海砂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67.
用浅层折射和反射联合勘探方法在京-沪高速公路沂河桥址区进行隐伏断层和岩性垂直分带控测试验,试验是在宽约400m的水面上进行的。工作区第四系沉积层和下伏基岩对采用纵波速度作为探测物理量是敏感的,采用ES-2401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和“五小二高”的工作方法,全方位拾取折射和反射波信息,强化地质推断解释的可靠性,探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修测),对1:25万马尔康幅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对区内的区域变质岩进行了初步重新划分,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组合进行了变质相带划分,初步划分了变质期次,重新厘定了三级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69.
1:25万马尔康幅范围内有多个印支期—燕山期侵入岩体,呈大小不一的岩株或岩基产出,侵入三叠系西康群地层,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边部,发育大量的热接触变质岩,受原岩成分的差异和受烘烤时的温度差异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热接触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在空间上表现出由接触内带到外带递减的接触变质圈(带),这种规律性的圈(带)呈环带状产出。根据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将角岩化带、斑点板岩带和黑云母角岩带划为绿帘—钠长角岩相;将堇青石角岩带、透辉石—透闪石角岩带和矽线石角岩带划为角闪石角岩相。  相似文献   
70.
以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强震发生前后以及发生时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得到了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汶川地震到地震时到地震后的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的数值和方向均发生了改变,最大主应力方向整体上由NEE变为SEE,但在不同地区这种变化表现有所差异。剪应力在震前和震时均有局部区域出现了集中,特别是在映秀附近; 但在地震后,区域内剪应力相对均匀分布,而且与地震前相比,剪应力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和龙门山中央断裂分布的值明显减小,在后山断裂附近分布的剪应力数值增大。同时地震后剪应力在龙门山中央断裂上集中的区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应力场变化规律与地震时的地表形变规律和震后余震的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