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基于3S技术方法的中国冰湖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制一整套基于3S技术的冰湖编目规范与方法,以159景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与Google Earth中的影像数据等,通过人工目视解译获取冰湖边界,首次完成了基于统一规范的中国冰湖编目数据库建设,查清了2015±1~2年中国冰湖的整体分布状态。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共有冰湖17300个,总面积1132.83±147.449 km2,其中冰川补给湖约占中国冰湖总面积的74.6%和总数量的66.5%。并且冰湖数量与面积分布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流域上,外流区冰湖广泛发育,其中恒河—雅鲁藏布江流域是中国冰湖分布最多的流域,现有冰湖7898个,面积约622.42±75.55 km2,分别占中国冰湖总量的45.7%和54.9%;海拔上,中国冰湖分布于2167~6247 m的海拔范围内,各山脉的冰湖面积呈近似正态分布,总体在5000~5500 m处达到峰值,占总面积的36.7%(975.06±128.83 km2);但各个山脉的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的冰湖分布最为集中,分别占中国冰湖总面积的28.3%和26.4%。  相似文献   
62.
63.
以2010年的ENVISAT-ASAR波模式数据为基础,利用基于相干斑噪声的K分布乘积模型对SAR波模式数据灰度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其对应的图像统计性质包括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σ。分析不同海浪组分对应的图像统计性质的特征。结果表明,在风浪组分占优的海区,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σ成正比关系,相关系数为0.81,且形状参数α集中在大于10的范围内。在涌浪组分占优的海区,形状参数α和尺度参数σ相关性低,形状参数α集中在小于5的范围内,尺度参数σ变化范围大,且当尺度参数σ大于0.0002时,海面风速为0m/s。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二维fractional Brown motion(f Bm)随机分形界面模拟不规则起伏地表,基于Longmire-Scott提出的土壤电参数等效模型(L-S模型),分析研究不规则起伏地表的土壤湿度对地闪回击垂直电场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的不规则起伏程度主要会引起垂直电场峰值的衰减和上升沿时间的滞后。随着地表不规则起伏程度的增大,垂直电场峰值衰减越明显,且波形上升沿时间增长。(2)无论地表不规则程度如何,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大,垂直电场的衰减反而减小。(3)总的来说,地表的不规则程度越大,土壤湿度越小,垂直电场的峰值衰减越大,波头上升沿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65.
铁岭地震台SS-Y型伸缩仪2018年6月起出现NS分量的持续拉张和EW分量的小幅压性变化,经初步分析,发现仪器工作状态良好,并排除各类干扰因素。采用三点线性平滑滤波,对NS、EW分量进行趋势项、周期项提取处理,发现自2018年6月起,NS分量趋势性拉张且年变增加,EW分量趋势性压缩且年变减小,与以往相比,趋势和年变周期变化特征差异性较大,结合同一山洞的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同时段产生同步转折变化及历史震例,分析认为,铁岭SS-Y型洞体应变NS分量变化为震前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后续应跟踪分析该异常的趋势性走向变化。  相似文献   
66.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67.
祁鹏  郭刚  任亚平  崔敏  王欣 《现代地质》2021,35(4):1098-1105
针对西湖凹陷始新世平湖运动认识不深入的问题,以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系统总结了西湖凹陷平湖运动的地质表征.研究表明,平湖运动是西湖凹陷一次重大的构造事件,控制了始新世伸展应力场从前平湖组沉积时期的北西-南东向转为平湖组沉积时期的北西西-南东东向.在平湖运动过程中,西湖凹陷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发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68.
根据参加长春-吉林输油管道工程EPC项目的实践,就现场QHSE管理的目标、计划、组织机构、职责、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了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QHSE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69.
2022-09-0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 6.8地震。地震在山区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对震后应急决策和救援抢险至关重要。基于全球同震滑坡数据库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概率近实时预测模型,在震后2 h内获取了泸定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结果。通过震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震后大范围地质灾害的智能识别,共解译地震诱发滑坡3 633处,总面积13.78 km2。利用遥感解译的泸定地震滑坡数据,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获得了震区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的同震滑坡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同震滑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获取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填补震后遥感影像获取前的空窗期,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基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技术是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的有效手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泸定地震震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通过联合SAR风场反演的地球物理模型CMOD5,与降雨对C波段SAR后向散射截面衰减的参数化关系,建立风速、降雨量与SAR后向散射截面衰减之间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的衰减不可忽视,尤其在中低风速情况下影响显著,但是随着风速增大,风速对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逐渐强于降雨的衰减作用,当风速大于33m/s时,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