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1篇
  免费   2998篇
  国内免费   1840篇
测绘学   1143篇
大气科学   1868篇
地球物理   1883篇
地质学   5795篇
海洋学   1284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640篇
自然地理   946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31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01.
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1974年1月到1996年12月重分析(NOAANCEP-NCARCDAS-1)全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及同期赤道太平洋各海区SST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对SST的响应,在南北两个半球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变化与超前3个月SST的正相关最为显着。对SST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主要在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低纬地区局地SST对副热带高压也有强烈的影响。从10°到30°纬度,对SST的响应分别落后于赤道2~9个月。在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响应表现为波列特征,对暖SST及冷SST的响应波列基本相反,但对暖SST的响应更为显着。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的月际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9-10月的相关障碍可能与NinoC区SST8-9月的相关障碍低点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隆起背景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新一轮资源调查研究表明,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由古生界沉积岩层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等组成,盆地不同程度地发育下构造层(J3-K1)、中构造层(E2-E3)和上构造层(N);从油气资源和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出发,将北黄海海域划分为辽东-海洋岛隆起区、北黄海盆地和胶北.刘公岛隆起区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北黄海盆地包括6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4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可划分为区域挤压型、局部伴生型和披盖型等三类,断裂构造主要可见近EW—NE向、NW向和NNE向三组,其中近EW—NE向和NNE向断裂比较发育,控制着盆地隆、坳分布格局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3.
We have studied the temporal bond polarisabilities of para-nitroaniline from the Raman intensities by the algorithm proposed by Wu et al. in 1987 (Tian B, Wu G, Liu G 1987 J. Chem. Phys. 87 7300). The bond polarisabilities provide much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non-resonant Raman excited virtual state. At the initial moment by the 514.5 nm excitation, the tendency of the excited electrons (mapped out by the bond polarisabilities) is to spread to the molecular periphery,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Raman virtual state is close to the pseudo-quinonoidic state. When the final stage of relaxation is approached, the bond polarisabilities of those peripheral bonds relax faster than those closer to the molecular core, the phenyl ring. The molecule is in the benzenoidic form as demonstrated by the bond polarisabilities after relaxation.  相似文献   
104.
火险等级评估方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草原火灾不仅严重危害到社会和人民财产安全,还危及到我国生态安全。火险等级评估作为科学防火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为森林草原防火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总结的基础之上,针对火险等级评估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如下分析。并定义阐述了火险等级评估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对火灾危险评估已使用过的指标进行了总结,简要分析了各类评估指标对火灾的影响;总结和分析了已有的火险等级评估方法;并介绍了针对我国北方四省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特点简要分析了遥感反演指标的火险等级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以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泉州湾省级湿地保护区3个红树林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栖软体动物在中等尺度下的共存格局及机制。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基于蒙特卡洛的零模型和网络分析探讨底栖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利用raup-crik零模型识别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测定底栖软体动物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漳江口、九龙江口和泉州湾湿地共发现37种底栖软体动物,底栖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物种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呈现非随机分散和模块化,这些格局同时受到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的调控作用,其中,物种竞争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山东省地层划分对比厘定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地层大部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再分为华北平原、鲁西及鲁东三个地层分区,鲁东南海域日照市平岛、达山岛及车牛山岛等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连云港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分为27个(岩)群120个(岩)组12个正式段,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正式段。恢复奥陶纪东黄山组、北庵庄组、土峪组、五阳山组、阁庄组、八陡组,并6个组为马家沟群;恢复二叠纪黑山组、万山组、奎山组和孝妇河组,并4个组为石盒子群;在青州—临朐地区识别出奥陶纪亮甲山组。地质代号原则上遵从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7.
THEHOLOCENESEDIMENTALCHARACTERISTICANDPALEOCLIMATICEVOLUTIONOFEBINURLAKE,XINJIANG吴敬禄,王苏民,吴艳宏THEHOLOCENESEDIMENTALCHARACTERIST...  相似文献   
108.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测站进行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 ,研究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测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 0 .1 6 - 3 .99μg/dm3,普里兹湾内和湾西部四女士浅滩海域浓度在 3 .5μg/dm3以上 ;平面分布趋势从湾内向西北方向递减 ,深海区浓度在 0 .5μg/dm3以下。从垂向看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大多出现于 2 5m或 50m层 ,50m以下更深层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2 0 0m层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 0 .0 1 - 0 .95μg/dm3。粒径分级叶绿素a浓度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6 %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2 4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0 %。测区潜在初级生产力为 0 .1 1~ 1 1 .67mgC/(m3·h) ,平均值为 2 .0 0± 2 .80mgC/(m3·h)。高生产力区位于普里兹湾 ,平均现场生产力达到 0 .86gC/(m2 ·d) ;依次为陆架区、陆坡区 ,深海区生产力较低 ,平均现场生产力为 0 .1 7gC/(m2 ·d)。光合作用同化数较低 (1 .53± 1 .1 1mgC/(mgChla·h) )。粒径分级初级生产力以微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优势 (58% ) ,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2 6 %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占 1 6 %。浮游植  相似文献   
109.
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乌审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乌审旗2005年30 m分辨率的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ArcView和ArcMap支持下,得到乌审旗景观分布格局图,并对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斑块形状指数、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分维数、景观异质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乌审旗21 495个景观斑块中,斑块数目最多的为沙地景观,共有10 357块;总面积最大的也是沙地,为6.28×109m2;水域景观总面积最小,仅为5.36×107m2;平均面积最大的是工矿用地,为4.26×106m2;景观斑块密度最大的是耕地。各类斑块形状均较复杂,近圆度极小,居民点由于受到人为规划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几何形状特点,故景观形状指数最小;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从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到人工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依次减小,景观多样性指数沙地最高、工矿用地最低;居民点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其均匀度指数最低;整个研究区各景观分数维值均小于1.4,景观的自相似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0.
陕西渭南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对陕西渭南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于14目27科。雀形目最多,12科31种,占总数的55.36%;其中留鸟、旅鸟、夏候鸟、冬候鸟分别为29种、18种、8种、1种;调查到的鸟类有9种分布型,6种生态类型。相对多度的分析显示:鸟类数量15只的鸟类最多,200只以上的鸟类最少。建议渭南市相关部门应兼顾城市化建设和湿地保护,并加强鸟类保护意识的宣传和对城市及工业污水排放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