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地的规模、产状、边界、岩石组合、指相矿物、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不同时代盆地的特征和重点区段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研究区的盆-岭格局至少经历过4期地球动力学演化。该盆-岭体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二者时间相近,空间相伴,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永定-龙南-始兴是一个中侏罗世陆内裂谷带,武夷山是晚中生代的古地理与气候分隔带,赣江带是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界线。  相似文献   
72.
利用云南中东部地区多年来有关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壳形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选定了15个与强震较为相关的特征标志,并通过图像识别方法最终筛选出12 个标志作为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100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47个M≥6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再在确定出的有可能发生及原已发生过6级地震的49个研究区中识别出27 个M≥7 地震的潜在震源区,给出了云南中东部地区中强震潜在震源区预测图。  相似文献   
73.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2005,21(2):280-284
上世纪50、80年代,我国曾两次广泛搜集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及各省区《地震资料汇编》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960年、1995年等4版强震目录,它们反映出我国历史强震活动及其灾害的基本状况,是地震预测、防震减灾等研究的基础资料。但因资料分析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致使一些地震参数判定有误,并丢失了大量的中强地震:①历史记述之真伪判定与取舍;②无破坏性文字记述的所谓“有感地震”的分析处理;③地震震中、强度及其精度判定。本文以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为据,对照1995年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以下简称《95目录》),就以上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74.
The time history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can be synthesized by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EGF) method. Firstly a large seismic event is discretized into a series of subevents; secondly recordings of earthquakes with proper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chosen as time history (EGF) of those subevents; finally the EGFs are summated to get the time history of ground motion caused by the large event. It is certain for the regions with abundant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to calculate broad…  相似文献   
75.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 (如CASE法 ) ,提出单次冲击能量及P S曲线测桩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 ,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 .通过实测冲击能 (总能量 )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 ,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利用振波图计算力 (P)与位移 (S)动态关系曲线 ,确定屈服点 ,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 S曲线的相关常数 ,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而且 ,可由PS曲线的形态判定桩身成型质量 .  相似文献   
76.
将空气及地面以下两层视为三层有耗散的线性媒质,求出第三层中的水平偶极子激发的电磁场在地表处的积分形式解,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其频谱特征。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异常的优势频率为0~2Hz,与实际观测资料相吻合,在超低频或甚低频,有比较明显的电磁场异常。并讨论其对地震电磁辐射监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Introduction In studying the instability of a non-linear system, YIN (1987), YIN and YIN (1991), YIN, et al (1994), and Yin, et al (1994, 1995, 2000) have presented a concept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of the system. When the system is in a stable state, its response process to the load/unload follows the same trajectory on the stress-strain diagram, and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s are equal. However, when the system departs from a stable state, its response to the load/un…  相似文献   
78.
第四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5日至 1 6日在台湾召开。会议由台湾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大陆方面由中国地震局局长陈章立 (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为团长 ,代表团由中国地震局系统、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 2 2人组成。台湾方面参加会议的有气象局、中研院地球科学所、台湾大学、中正大学、中央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逢甲大学、地震工程中心等单位约 5 0余人参加了会议。旅美著名学者邓大量、吴大铭、邱哲明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共交流论文 49篇。其中 ,大会演讲四篇 ,陈章…  相似文献   
79.
自2004年开始,吉林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自动气象站,并经历了两年的对比观测,一年多的单轨运行。在自动站月报表编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出现不该出现的错情。尽管软件不断升级完善,但还不能完全依赖软件来纠正错误。根据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国家局和省局下发的关于对自动站的一些规范性文件,通过三年多的具体实践,就如何更好地编制自动站月报表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0.
王彬 《地理学报》2005,60(4):705-705
最近,司徒尚纪先生编著的《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的出版,可以说是传统地理学史的继承和发展。正如梁溥先生在总序中所说“广东省地理学会组织出版《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和《地理学在广东发展的回顾》两本书,这在全国省级地理学会属于首创,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学会活动的开展将会起着重大作用”。然纵观以前的地理学史著或论文,皆“以史为经,以国别为纬”,即以宏观为主,对区域的详细程度不同,特别是对,“东地理学的发展未给予客观反映。由于广东地处祖国的南疆边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