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41.
目前,针对陆相薄互层油藏实施时移地震监测尚没有明显的突破,加强时移地震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时移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油藏工程理论,在详细分析火烧油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结果,重点就稠油热采过程中温度的剧烈变化对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开展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高温高压不仅会使得孔隙流体特性发生显著的改变,而且储层岩石本身弹性特性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即使是对于薄层或薄互层,两方面共同的变化将使得稠油热采前后储层弹性特性产生巨大的差异,进而引起显著的地震异常.因此,开展陆相薄互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不仅具有坚实的岩石物理基础,而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石敏俊  王妍  张卓颖  周新 《地理学报》2012,67(10):1327-1338
减排责任的区域分解需要科学评价各地区的排放责任。碳足迹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为满足消费而进行的生产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 除了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 也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应用2007 年各省区投入产出模型和2002 年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定量测算了各省区的碳足迹和省区间的碳排放转移。结果显示, 各省区之间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存在显著的差异。碳足迹较大的省份为经济大省,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人均碳足迹较高的省份主要是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和能源富集区域及重化工基地;中国存在着从能源富集区域和重化工基地分布区域向经济发达区域和产业结构不完整的欠发达区域的碳排放空间转移。上述结果表明, 人均碳足迹高的经济发达省份应承担较大的减排责任, 能源富集区域和重化工基地分布区域有相当一部分的碳排放是为沿海发达省份和产业结构不完整的欠发达省份提供电力、原材料等高碳产品所致, 减排责任的区域分解需要考虑碳排放空间转移的因素, 适当减轻能源富集区域和重化工基地分布区域的减排责任, 或使沿海发达省份向能源富集区域和重化工区域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 帮助这些区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43.
文章简要介绍了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唐山市的驻唐院校、国营企业、驻唐部队和党政机关等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的结果,以进一步了解公众对待防震减灾事业的态度,及其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和程度,明确其防震减灾意识,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4.
利用中国14个台站的DZW型重力仪观测资料,对东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进行时频分析, 展示其二维及三维时频分布特征。对比14个台站的谱图发现,地球自由振荡能量在频率轴的展布很均匀,均可清晰展示频率信息|而在时间轴上存在一些差异,大部分台站展布相近,宜昌台、西昌小庙台、厦门台和深圳台4个台站的展布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45.
辽河口芦苇湿地氨氧化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大或然数(MPN)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辽河口芦苇湿地不同盐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数量分布和群落变化进行了解析,旨在探究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中AOB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关系,为河口湿地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中盐分含量越高,AOB数量越少,表现为土壤盐分含量为10g/kg的S10组AOB数量大于土壤盐分含量为15g/kg的S15组AOB数量,大于土壤盐分含量为20g/kgS20;其中S10组AOB数量多于对照组,S15组AOB数量与对照组相当,S20组AOB数量小于对照组,即土壤盐分较低时,盐分的升高能促进AOB的增长,当土壤盐分超过一定范围时,盐分的增加则抑制AOB数量的增加;不同盐度胁迫下AOB菌群群落结差异很大,而聚类结果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盐度对AOB的影响体现在低、中高、高盐度土壤中氨氧化菌的种类和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不同时期低盐度土壤中的AOB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均发生了变化;中高盐度土壤中的AOB群落结构相似,不同时期优势菌比例不同;高盐度土壤中AOB数量明显减小,种群多样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6.
王建  谢亘  施光海  王妍 《岩石学报》2018,34(6):1657-1668
关于北祁连南蛇绿岩带蛇绿岩,前人多认为是形成于早古生代洋中脊的大洋岩石圈残片。本次对川刺沟A型花岗岩和其周围超基性岩的研究,有助于较全面认识该区时代序列与构造格架。川刺沟A型花岗岩的组成矿物为碱性长石(~45%)、石英(~30%)、斜长石(~15%)以及少量的霓辉石(~5%)等,发育条纹和显微文象等结构。岩石具有高SiO_2(72.58%~73.96%)和高Na_2O+K_2O(10.12%~10.39%),A/NK1,10000Ga/Al值为2.59~3.49。微量元素型式显示该花岗岩富集Rb、Ba、Th、K,强烈亏损Sr、P、Ti、Nb、Ta,稀土元素型式呈明显负铕异常(δEu=0.56~0.60)的海鸥形。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均符合A型花岗岩特征,进一步细分可将其归属于A_2型,形成于后造山环境。其周围的超基性岩稀土型式呈"U"型,富集Th、Zr、Hf,推测其经历过俯冲熔/流体交代。SHRIMP锆石U-Pb定年给出一组该A型花岗岩的谐和年龄501±5Ma,可以代表其侵位年龄。该年龄早于北祁连造山带陆-陆碰撞时间,晚于大陆裂谷发生时间。由于A_2型花岗岩后造山环境有两亚类:陆-陆碰撞后造山和活动大陆边缘拉张环境,本次研究结果更加倾向后者,即,该A型花岗岩为在中-晚寒武世俯冲作用影响下,活动大陆边缘弧前发生拉张,软流圈部分熔融产生幔源岩浆底侵形成。进一步推测该地区超基性岩可能与俯冲有关,为非经典定义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47.
结合北京市某基坑支护项目。针对深基坑工程中的锚杆支护结构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应用研究,在现场对锚索应力进行了监测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分析大量工程技术资料和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对应力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对引起应力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锚索在整个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和进一步提高模式的模拟能力,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模式团队发展了新一代的格点大气版本的FGOALS-g耦合模式。新版本模式在大气分辨率、海洋网格,以及各分量模式的物理过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并正在参与CMIP6最核心的试验以及多个CMIP6模式比较子计划试验。给定CMIP6外强迫,模式在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和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MIP)试验中模拟的初步结果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9.
延安周边地区长7泥页岩地层中获得工业油流,使得针对该地区的勘探工作开始审视页岩油目标。基于此,开展了系统化的烃源岩品质评价工作以及页岩油气潜力分析工作,以期为深入的页岩油勘探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平均总有机碳含量4.05%;有机质类型主体为Ⅰ型、Ⅱ1型及Ⅱ2型;整体进入了生油窗,处于成熟生油的热演化阶段。页岩的物质来源为陆地与湖泊的混合来源,其整体上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三类有机质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其生烃能力也越强;Ⅰ型有机质的生烃能力最大、Ⅱ1型有机质次之,Ⅱ2型有机质相对最小。Ⅰ型有机质、Ⅱ1型有机质及Ⅱ2型有机质,页岩油含量即总游离烃量分别为10.30 mg/g、8.99 mg/g、8.14 mg/g。页岩油相态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相对较少。可动用性方面,页岩油的可动用资源集中于Ⅰ型有机质,Ⅱ1型有机质可动用较差,Ⅱ2型有机质可动用性极差。在综合勘探潜力方面,最适于进行页岩油勘探的对象是Ⅰ型有机质,其次为Ⅱ1型有机质。Ⅱ2型有机质基本无页岩油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0.
【研究目的】 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口面临高砷地下水的威胁,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分布和变化是受到沉积环境、气象水文、矿物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砷的不同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着手,选择适当且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研究方法】 基于现阶段含砷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综合考虑去除量、处理成本、修复速率、可逆性等多种因素,分析含砷地下水的治理现状与进展。【研究结果】 本文全面地介绍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涵盖了化学氧化、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生物修复等修复方式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不同类型处理方式对地下水中砷的去除效果,总结各技术发挥除砷效果的内在机理及最新优化措施,并对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含砷地下水的综合整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结论】 目前的砷污染水处理技术存在诸多缺陷,产生的废物或污泥可能成为二次污染的潜在来源。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免受As的影响,需要新的混合技术以及对 As 负载废物/污泥的安全处置方法。缺乏饮用水安全意识和偏远地区的适用性也给砷的治理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一种价格合理、易于构建、在社区或家庭层面运行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