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进一步提高监狱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监狱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结合陕西省监狱管理工作现状、业务需求,基于“天地图·陕西”权威的地理信息数据,提出构建全省监狱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明确全省准确、统一的监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实现狱政、狱情、狱警信息的在线展示,日常业务监管,突发事件的综合调度、辅助决策。本文对平台功能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个完善、科学的设计及实现思路,为监狱开展信息化工作及地理信息的应用模式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2.
为研究地铁隧道中软硬互层岩体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本文首先在乌鲁木齐泥岩、砂岩物理力学参数获取的基础上,对互层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微观参数标定,然后通过颗粒流数值模拟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互层岩体层厚、层厚比、岩层倾角作用下互层岩体强度响应规律及裂纹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互层岩体层厚的增加,其单轴抗压强度在降低,裂纹数量也在降低,裂纹发展速度加快;随着互层岩体层厚比的增加,其单轴抗压强度在不断降低,在层厚比大于1时单轴抗压强度的变化相对稳定,且层厚比小于0.6时裂纹发展趋势较为快速,层厚比大于0.6时裂纹发展趋势较为缓慢;互层岩体岩层倾角的增加使单轴抗压强度的变化大体呈U字形变化趋势,40°时单轴抗压强度最低,90°时裂纹数量最多,发展趋势最为缓慢;由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层厚比对单轴抗压强度敏感性最大,并分析得出了最优组合;最优组合为:层厚6 cm、层厚比0.1、岩层倾角0°。  相似文献   
243.
洪泽湖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方案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叶春  李春华  王博  张娟  张磊 《湖泊科学》2011,23(5):725-730
洪泽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为中等,并呈逐年退化的趋势,因此开展洪泽湖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方案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洪泽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水体分区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水文条件和水生态状况的差异,将洪泽湖划分为3种具有典型特征的湖区:过水通道(从淮河入湖口至入江水道)、湿地保护区和成子湖区.针对不同湖区在水质、水...  相似文献   
244.
近年来,在开展苏北原生金刚石找矿时,从白露山岩管中选获了2颗大颗粒金刚石,粒径均大于1mm,分别属ⅠaB型和ⅠaA型,这是苏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颗粒原生金刚石。本文在对白露山岩管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以及金刚石特征等描述基础上,对岩管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岩管与金刚石的关系。结果表明:白露山岩管的形态反映了裂隙- 中心式喷发的隐爆火山岩岩管的特征,其主体岩性为橄榄玄武岩,角砾成分包括橄榄玄武岩、灰岩、凝灰质、闪斜煌岩和片麻岩等。橄榄玄武岩总体具有高镁、低铝、低钛的特点,整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高场强元素和HREE略亏损,与洋岛玄武岩(OIB)较为接近,但存在与岛弧玄武岩(IAB)相似的强烈Nb负异常特征。其形成于中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背景下,起源于深约75~100 km的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在石榴子石稳定域由角闪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经2%~5%的部分熔融而来。 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然后在板内快速拉张的环境下,橄榄玄武岩浆沿构造薄弱地带侵入至地壳浅部隐爆形成,且在上升过程中捕获了大量的围岩角砾。金刚石不是白露山橄榄玄武岩的结晶产物,而可能是来自捕获的被徐宿弧形构造推覆掩盖的古生代含金刚石母岩。  相似文献   
245.
◎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纳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安排用地,重点予以保障.列入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因选址难以避让基本农田的,可以提出规划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246.
1975~2008年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及印度气象局(IMD)公布的1975~2008年热带气旋资料,对34年来发生在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特征、逐月个数分布及强度变化特征、生成源地分布、移动方向和生命期特征,并结合海表温度的分布特征,指出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逐月变化与海温变化和夏季SW季风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海温也极大的影响着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分布。  相似文献   
247.
王喜龙  贾晓东  王博  王熠熙  王俊  向阳  靳浩  付聪 《地震》2018,38(1):35-48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经过数字化改造以后, 观测资料的采样频率显著提高。 流体观测资料中的高频数据含有丰富构造信息, 为我们捕捉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的前兆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 高频信息的出现激发了对数据分析方法改变的需求, 如何研发与数字化高频观测资料相匹配的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方法, 从高频观测数据中挖掘潜在的前兆异常信息, 成为目前地震地下研究者首要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应用概率密度分布法对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前南北地震带174组水位、 水温分钟值高频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鲁甸6.5级地震前共有10个水位测点和7个水温测点出现高频信息异常, 异常多集中在滇西南构造带的滇中次级块体两侧, 且随着时间推移, 有向震中区逼近的变化特征。 通过对震源区及附近地区地壳结构、 构造应力作用及更大范围的区域动力演化特征进行分析, 发现异常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川滇地区地壳运动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说明概率密度分布可有效反映出区域构造应力作用, 同时也验证了利用概率密度分布在流体观测数据的高频信息异常提取方面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8.
利用2011年秋季无线电探空数据,采用矢端曲线法首次分析了新疆库尔勒地区下平流层重力波特征参量,得到36组准单色重力波的结果.结果统计显示:库尔勒秋季下平流层重力波垂直波长、水平波长平均值分别为2.8 km和580 km,固有频率平均值为1.74f.垂直传播方向以上传为主,约占78%,其中下传重力波水平波长较短,固有频率较高.水平传播方向以西北和东南为主,各占1/3,其中上传(下传)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以西北(东南)居多,这与热带低纬站点和其他中纬站点观测结果不同.与其他站点比较,库尔勒地区ŵ/f最小,中高纬地区水平波长、垂直波长随纬度增加大致有减小的趋势,库尔勒地区偏离这一趋势,波长偏大.  相似文献   
249.
云南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云南大学长期建设的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开展火山地质地貌认识和野外工作技能的教学实践。传统的地质认识实习主要通过人眼观测火山地质地貌认知,具一定的时空局限性。本文基于Unity实时3D互动创作平台,建立以火山地貌三维场景为重点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嵌入了火山地质地貌和地质工具等基础知识介绍,构建了三维场景下地质工具使用互动场景,实现了沉浸式实习体验。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及理解认知火山地质地貌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良好地认识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250.
地表温度在物理和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了解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对城市热岛监测及生态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红外辐射探测器地表温度(HIRS LST)是目前时间尺度最长的全球逐小时地温数据集。为了解江苏省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研究HIRS LST数据在江苏的适用性,论文选择江苏省1980—2009年49个站点的实测地表温度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偏差、非偏性均方根误差等方法,对HIRS产品从多角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IRS地表温度与站点地表温度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在整个区域都高于0.98,2种数据的距平相关系数在0.65~0.80之间。两者偏差和非偏性均方根误差表明,HIRS的数据在江苏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低估了地表温度,主要原因是其对高于32 ℃的地温事件发生次数存在较大程度的低估。然而,HIRS LST在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在20~30 ℃之间的较高温日数。在年际变化方面,HIRS LST与观测数据在春季的相关性最高,冬季最低。趋势检验表明,2种数据在春、秋、冬3个季节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增温趋势呈现出相似的空间变化。但是,该地区夏季的地表温度长期趋势被明显高估,HIRS数据并未反映出该地区北部大面积的降温趋势,而在其他季节的地表温度被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