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王健  张均  仲文斌  杨清  李发科  朱政坤 《地球科学》2018,43(6):2076-2099
为限定川滇黔地区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选择天宝山大型铅锌矿床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液矿物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1)天宝山矿床为中低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会泽矿床为中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也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但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混合特征;(2)两矿床硫化物3He/4He值范围介于0.02~0.32 Ra,证明成矿流体以地壳流体为主,但混有少量(< 5.3%)地幔成分,40Ar/36Ar值(345.0~1 698.8)表明成矿流体以饱和大气水为主;(3)综合两个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认为天宝山矿床和会泽矿床的形成与右江盆地演化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2.
前人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岩浆岩及其矿产方面,而关于其晚古生代沉积地层鲜有报道.近年来的冈底斯成矿带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显示其出露大量的晚古生代永珠组的沉积地层.从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典型沉积构造、孢粉化石、粒度分析、沉积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永珠组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永珠组形成于晚石炭世(C2)Bashikirian-Moscovian期(中、晚巴什基-莫斯科期),孢粉化石中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80%)、蕨类植物孢子居从属地位(20%).永珠组发育大量的水平层理、平行层理、粒序层理、浊积纹层、滑塌变形构造和鲍马序列等典型沉积构造.永珠组沉积岩表现出高Si(SiO2为60.94%~76.24%)、Al(Al2O3为9.24%~13.20%)、K(K2O为2.81%~5.47%)和低Mg(MgO为1.32%~2.82%)、Ca(CaO为1.19%~2.78%)、Na(Na2O为0.2%~1.87%)的主量元素特征,且具有明显高的FeO含量(3.31%~6.67%)和明显低的Fe2O3含量(0.14%~0.65%).稀土元素总量(174.24×10-6~278.39×10-6)较高,经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具Ce异常,Ce/Ce*=0.94~1.03.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K等元素富集和Ba、U、Nb、Ta、Sr、P、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永珠组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的陆坡-深水盆地,为暖温气候、中盐度环境下的海退沉积产物,是古特提斯在冈底斯地区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63.
新疆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系高溴岩盐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车坳陷油气钻井进行岩屑观察编录及采样工作过程中,在库车坳陷西段北部KS208井深部发现有古近系古-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群(E1-2km)高溴岩盐岩屑。岩盐岩屑表面光洁干净,透明-半透明,可见解理特征;内部可见沿生长环带发育的原生包裹体及呈面状或串珠状分布的次生包裹体,偶见暗色-棕色烃类包裹体;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7~75℃之间,保留有一定的古温度信息,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87~129.2℃之间,体现的不同深埋条件下岩盐所处的地温条件。以上特征表明盐岩岩屑保留有岩盐沉积-演化的信息,为原生岩屑。通过对岩屑进行基本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确定KS208井高溴层位的溴主要赋存在盐岩中,并以类质同象的形式替代了岩盐中NaCl中的Cl。KS208井古近系高溴岩盐的发现意义重大,指示了库车坳陷在古近纪盐类沉积阶段可能存在卤水的南北迁移,导致钾、溴的分异;或是岩盐在重结晶过程中发生了溴的析出与局部富集。此外,高溴岩盐的研究对于开拓我国急缺的溴资源新类型(固体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4.
随着激光扫描硬件设备的升级优化,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其他设备更加易于集成,数据采集简单迅速,可实时处理点云数据,快速构建三维模型.与传统变形监测方法相比,将三维模型用于变形监测更加全面,自动化、智能化强度高,实时性好,且精度高.本文简单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工作原理和分类,与传统变形监测方法作了比较,详细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5.
传统的基于全站仪等单点测量技术难以获取钢结构整体信息,且测量速度慢、模型重建精度低。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钢结构模型重建领域,提出了基于LiDAR点云的复杂钢结构模型重建方法。首先,基于标靶球和钢结构面信息实现多测站点云的高精度配准,并通过半径滤波算法去除噪点,以得到完整的激光点云数据;然后,对复杂钢结构单体模型进行分割,以实现各个部件的模型重建;最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模型精度较高,与实际尺寸差值均小于1 cm,为复杂钢结构的三维模型重建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6.
刘亚静  王健 《测绘通报》2013,(10):109-111,118
针对目前笔者所在单位测量仪器管理情况的不足,提出基于C/S、B/S两种体系结构进行高校实验设备网络化管理的策略,实现对测量仪器进行高效的管理。主要论述混合体系的测量仪器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与数据库的设计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67.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断裂的物质属性。随钻实时流体分析作为井口流体实时监测手段,首次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随钻流体组分响应特征,在一号孔(WFSD-1)主断层上出现随钻流体多组分同时异常,且异常强度大。通过比较WFSD-1号孔主断层的钻探岩心岩性和随钻流体组分剖面,认为随钻流体组分的异常区间与主断层的区间保持一致,表明流体异常与断层的响应特征,主断层区间的流体异常为多组分的极值异常,强度与断层泥厚度成正比。这些钻探泥浆气体响应特征将为钻探工程、取心钻进提供第一时间支持。  相似文献   
168.
致密气是发育于低孔、特低渗透砂岩中的一种非常规资源,具有丰富的潜在油气储量,但由于其致密低渗透性,压裂改造是致密气高效开发的必须手段,而砂岩储集特征及物质组成对初步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资源潜力和生产能力有重要意义.运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滇东威信地区二叠系龙潭组10个致密砂岩露头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相似文献   
169.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与地壳热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共得到6225次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 结果显示, 重定位后的小震更加集中分布于断裂附近, 震源深度多为5—15 km. 利用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的中心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居里点深度并计算了磁性层的平均地温梯度, 进而利用随温度变化的热导率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地壳温度结构. 结果显示: ① 除张渤地震带中东部地区以外, 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地温梯度较小的地方; ② 1966年邢台MS7.2地震和1976年唐山MS7.8地震均发生在地温梯度较小的地方, 二者发生的温度约为200℃—300℃; ③ 大多数M≥2.0地震发生的温度为100℃—500℃, M≥4.0地震发生的温度多为200℃—400℃. 这些温度与实验室地壳岩石脆-塑性变形过渡区的温度测量值相当, 表明华北地区的地震多发生在地壳脆-塑性变形过渡区.   相似文献   
170.
管店岩体位于安徽东部张八岭隆起北段,主要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该岩体为一中酸性侵入岩体,富钾、准铝
质,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同时显示出与中国东部众多中生代高Ba-Sr花岗岩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高Ba、Sr和
LREE含量,高Sr/Y比值、LaN/YbN 比值,低Y和HREE含量,低Rb/Sr比值。结合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构造演
化,推测管店岩体的形成与下地壳基性岩石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管店岩体与张八岭地区的脉状金矿床有着密切的时空联系。
对上成金矿床的同位素研究显示:矿床早阶段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成矿物质中硫的来源可能与管店侵入岩体有关。该矿床属于典
型的岩浆期后热液型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