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西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进一步恶化。对西南地区做出客观公正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可对该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本文以云南、贵州为例,根据云贵两省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导致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恶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气候、经济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最后再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为缓解云贵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进一步恶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2.
城市路面径流重金属固液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路面径流重金属在颗粒物-水相间的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路面径流Cr的25%分位数浓度值,以及Zn、Pb、Cd的90%分位数浓度值超出地表Ⅴ类水标准,Cu和Ni污染程度较轻.径流重金属Pb、Zn、Cu及Cd总量浓度与悬浮颗粒物(TSS)含量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Ni与TSS浓度相关性不显著.径流冲刷过程中Cu和Ni溶解态含量比例平均值为35%;Zn和Cr平均值为19%~22%;Cd和Pb溶解态比例最低,平均值为4%~8%.应用扣除残渣态后的颗粒物重金属含量计算固液分配系数依次为Pb>Cd>Zn>Ni>Cu>Cr.径流中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固液分配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呈现明显的"颗粒物浓度效应",径流pH值在6.4~7.2区间时对固液分配系数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3.
星系的光谱包含其内部恒星的年龄和金属丰度等信息, 从观测光谱数据中测量这些信息对于深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 LAMOST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巡天发布了大量的星系光谱, 这些高维光谱与它们的物理参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非线性关系. 而深度学习适合于处理多维、海量的非线性数据, 因此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8个卷积层$+$4个池化层$+$1个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 对LAMOST Data Release 7 (DR7)星系的年龄和金属丰度进行自动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星系光谱预测的星族参数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 误差在0.18dex以内, 并且随着光谱信噪比的增大, 预测误差越来越小. 实验还对比了卷积神经网络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深度神经网络的参数测量结果, 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果优于其他两种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4.
五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普  王丽丽  黄磊 《地理研究》2006,25(1):43-52
本文对采自四川西部的鳞皮冷杉、铁杉、红豆杉、高山松和青海东部的青海云杉等5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这五5个针叶树种的年轮纹印清晰,伪年轮和丢年轮较少(麦秀云杉0.247%,飞水崖红豆杉0.202%),便于确定年代和量测宽度,用COFECHA程序对定年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交叉定年的结果是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中国特有种差值年表包含丰富的气候信息。相关分析显示,树轮宽度数据和气象数据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个树种对气候因子较为敏感的响应表明,它们是适于进行树轮气候学分析的树种;在树轮气候学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设计并完成了1∶80比例尺的高陡黄土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类型、幅值、频率的地震波,探讨地震作用下模型洞口仰坡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地震动参数对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加载的过程中,坡面的PGA随着测点高程的增大而增大,在隧道仰拱和拱顶所处的位置,PGA有突然减小的过程。其中仰拱周围边坡坡面的PGA减小更大,说明隧道的存在对坡面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仰拱位置比拱顶位置抑制作用更强。台面峰值加速度越大,仰拱对加速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坡顶面的PGA最大,因此坡面越高,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越明显,并没有出现加速度放大系数饱和的这种状态。试验结果有助于揭示黄土隧道仰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为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利用Midas-GTS建立边坡-隧道结构模型,对宝兰客专黄土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边坡进洞高程对洞口段动力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隧道洞口段受力变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坡面最大位移随着仰坡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仰坡坡度越大、进洞高程越高,隧道洞口段的衬砌变形就越大;坡面和衬砌加速度最大值随着仰坡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洞口段隧道长度Y≥60 m时,进洞高程越大,衬砌加速度越小。洞口段仰拱最大主应力整体大于拱顶最大主应力,但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洞口段0~20 m范围内,由于坡隧系统相互作用交互影响,衬砌结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37.
以甘孜州炉霍县为例,采用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所得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最终选用分区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物进行解译和分类提取。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人工修整、完善,并计算、统计各类用地的面积,绘制相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38.
引言目前,我国T106数值预报产品提供了多层次、多要素、多时效、多种物理量的丰富资料,为预报员开展各种统计释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有了Micaps这一多功能气象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把各种释用挂接在Micaps软件平台上,完成二次开发。本文是利用T10...  相似文献   
39.
引言1999年8月8日我省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和以往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不同。期间既没有副高的影响,也看不到低空急流的存在,因而给我们做好这次预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力求通过分析找出产生这次强降水过程的原因。1降雨概况1...  相似文献   
40.
历次震害表明隧道等地下结构受地震影响较大,当地震动的卓越频率与结构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引发的共振会对结构产生更严重的破坏。针对共振这一地震中的特殊现象,通过ANSYS分析研究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在双向地震耦合作用下隧道衬砌各处的共振响应和围岩至衬砌段共振响应峰值的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偏压角度和断面最大跨径对共振响应峰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具有多阶固有频率,衬砌的位移和应力均出现了共振现象且共振不表现出结构的自振频率特征;从围岩至衬砌段的共振响应具有放大效应;水平位移峰值随偏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适当增大断面最大跨径对于抵抗共振是有利的;拱腰和拱脚处的主应力受共振影响较大,在隧道的抗震设计中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