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97篇 |
地球物理 | 57篇 |
地质学 | 283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114.
大量关于土壤可蚀性的研究证明,低温的沙面更易被风蚀。但大多研究以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为背景,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海拔寒冷地区。我们使用青藏高原错那湖湖岸的地表沙,利用高低温实验箱调节沙面温度,开展了风洞模拟实验,量化了不同粒径、风速条件下风蚀率随沙面温度的变化关系,旨在分析地表温度对风蚀动力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沙面温度与风蚀率之间呈负线性相关,低温沙面更易被风蚀。这与空气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类似,即低温沙面可以增加近地表空气密度和气流拖曳力,使沙粒更容易起动,风蚀量也随之增大;另外,沙面与空气间的温差,会破坏大气稳定度,影响湍流强度,进而影响风蚀强度,这可能也是沙面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一种主要机制。(2)在自然情况下,寒冷沙面对水汽具有一定的冷凝效应,从而对沙粒的起动与风蚀过程起到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冷凝效应,在低风速、粗颗粒沙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3)高温沙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蚀。作为影响高寒地区风力侵蚀过程的重要自然因素,沙面温度对青藏高原典型风沙区的风蚀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5.
116.
大庙斜长岩的40Ar/39Ar年龄测定呈现出一条典型的马鞍型年龄谱,在中温阶段有二个明显的坪年龄1656±15 Ma和1029±7 Ma,结合其构造位置和全球斜长岩分布来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侵位年龄和后期热扰动的时代。密云奥长环斑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716±21 Ma。两者时空上密切相关,代表了裂谷作用初期非造山环境中双模式岩浆作用产物。斜长岩类和苏长岩之间稀土配分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明显为同一成因的岩浆分异系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7.
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由于技术原理的不同,两种技术的监测精度会受到地物散射特性的影响。目前缺少针对两种技术监测精度在复杂地物散射特征区的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本文针对宿州西水源地水位降落漏斗所引发的区域地面沉降,分别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利用2017~2020年38景Sentinel-1A数据,对宿州西水源地110眼水井为中心的周边20×20 km2范围内的地面进行沉降监测,以宿州市区光纤监测孔SK01实测数据来校正时序InSAR监测结果并将两种技术得到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选取15号、48号、98号水井附近以及研究区内城市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特征点进行时序分析并在建筑密集区域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两种技术的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但是,在快速沉降区域,SBAS-InSAR技术解算鲁棒性更强,监测到了水源地西侧沉降漏斗的中心区域。在城市郊区地物散射弱区,两种技术监测结果的数值偏差较大。在城市中心区地物散射强区PS-InSAR可以从更小尺度反映建筑结构与周围环境的沉降差异。相比之下,PS-InSAR更适合于研究城市中心区建筑结构与周围环境的沉降差异,SBAS-InSAR更适合于研究城市郊区分辨率较低的大规模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118.
根据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629a树木年轮年表序列,依据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树木生长时气温、降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年表对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反映敏感,由其重建了该区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史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所重建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比较可靠,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通过对重建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建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藏高原年地面加热场强度年际的历史变化。1374年以来在年代际尺度上,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强时段有4个,即1396~1416年、1684~1699年、1816~1826年和1875~1889年; 持续时间较长的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特弱时段有4个,即1374~1384年、1417~1436年、1802~1812年和1897~1909年。在629a中共出现22个极端强年和8个极端弱年,15世纪出现7个极端强年和5个极端弱年。15~17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多变时期,18~20世纪是年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相对稳定时段。 相似文献
119.
古潜山地热资源具备岩溶孔隙发育程度高、热储面积厚度大、地热水储量大的优点。冀中坳陷内古潜山分布密集且地热资源丰富, 河间潜山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东部, 具有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 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基于河间潜山及其周缘地区测井资料、岩石热物性并进行了计算, 发现其地温梯度为29.8 ℃/km到44.5 ℃/km之间, 平均值为40.7 ℃/km。大地热流值介于64.8~80.6 mW/m2之间, 平均值为 73.4 mW/m2。通过水热耦合模拟方法模拟选定的地热资源有利区的温度变化, 结果发现河间潜山合理的开采井距为800 m, 合理开采量为60 L/s, 回灌温度为35 ℃, 总可开采量为6.32×1016 J, 单年可开采量为 6.32×1014 J, 可供暖面积为1.22×106 m2, 对于冀中坳陷潜山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用多条树轮重建的青海高原近250 a平均气温序列,利用线性趋势、小波变换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法对近250 a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50多a来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波动明显,30 a滑动平均表现出1779~1811年和1934~2006年年平均气温偏高,其中年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1998年为1.3℃,1741~1778年和1812~1933年年平均气温偏低,其中年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823年为-1.5℃,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 a以上相对大尺度上,年平均气温冷、暖交替的特征明显,经历了7个冷、暖交替阶段,在2~3 a,28 a左右,48 a和110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变化都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