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09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812.
依据现代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对渣尔泰山群的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进行分析 ,认为研究区渣尔泰山群由河流沉积体系、碎屑滨岸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和浅海碳酸盐沉积体系组成 ;根据岩石组合、沉积旋回、岩相、相序以及地层结构、层序界面等特征 ,在渣尔泰山群内部识别出一个超层序、三个大层序和六个层序 ,其中 SQ1 为 I型层序 ,SQ2 、SQ3、SQ4、SQ5 为 II型层序 ,SQ6为淹没不整合层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对渣尔泰山群形成时的相对古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分析 ,对其层序形成时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13.
814.
一、在安徽铜山岩山吴矿区的应用1988年至1990年,从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购进LBM 10t。经过室内测试工作后,在三个钻孔中使用LBM泥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15.
大型设备安装测量的精密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结合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预埋件精密定位的测量工作,针对预埋件所处的特定位置和混凝土的分期浇筑,提出并采用了分期建网,放样定位的方法,在数据处理上采用拟稳平差,从而保证了两期预埋件位置之间的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816.
817.
为改变目前地震监测与震情会商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大,资料利用差等情况。国家局科技司于1988年下达了《广东省地震局会商系统建设》的课题任务,该项目由我局综合预报室负责承担,于1989年11月底完成并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局级验收,可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引用现代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对各种地震观测数据的汇集、储存和管理,并进行快速的计算处理。通过大屏幕投影、绘图仪或打印机等输出各种图形、曲线、表格及数据,为地震预报人员进行预报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会商手段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818.
东亚造山运动与花岗岩分布之情形,似非漫无规则,其发生显有一定之次序。在西伯利亚中部所谓东亚之核心,为前寒武纪褶绉及花岗片麻岩分布之区。其西南,正南及东南,如阿尔泰、天山、崐仑、外贝加利亚、阿穆等区域,主要造山运动之发生及花岗岩岩浆之侵入为古生代。围绕其外者如苏联之滨海省、朝鲜、中国之大部、缅甸东部、暹逻、马来亚、东印度群岛中部等处均将燕山运动及燕山花岗岩分布区域。复外则为新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区域,如喜马拉亚山、缅西山脉、安得曼、东印度群岛之西南、南、东南部、菲律滨、台湾、琉球、日本、库页岛、堪察加半岛等,其中许多岛屿,造山运动及火山活动尚在继续未已(第一图)。苏伊氏(Suess)尝论东亚造山运动之主力导源于东亚核心之扩张,以致造成许多弧形山脉,弧背均向南,显示大陆向南移动。威理士则以篇东亚核心为一种隋性体,不能发生造山运动之主力,造山运动之发生则由于太平洋底之下沉,而使地壳深处之流动带物质挤向大陆,遇东亚核心之阻,遂在深处聚积一种应力,及至超过其上岩层之静压力时,地壳失去平衡状态,发生褶绉,同时花岗岩岩浆亦得上升。威氏之理论,似较合理。且当古生代时,核心之前为一大地槽区,宜於造山运动之发生及岩浆之侵入,嗣后花岗岩基凝固,遂与核心合并,成一较大陆地。迨至中生代,太平洋底继续下沉,深处物质复受挤压向大陆流动,遂有燕山运动及花岗岩侵入区,分布於古生代花岗岩区外围,东亚大陆因即形成。新生代时,因太平洋底继续下沉,复有造山运动与岩将侵入带出现旅中生代大陆之外。至於大陆地表向南弧形,或由地壳深处向大陆流动时地表发生之反动力所造成。安南似属于另一单位,其东南可能为一前寒武纪之古大陆,因印度洋底下沉,遂有古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之侵入。  相似文献   
819.
老挝万象平原不同矿区盐丘构造发育程度不同。由于盐丘控制了钾盐矿层的分布,因此研究盐丘及其发育程度并对其分级,对万象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钾盐找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对万象平原大量的钾盐勘查资料研究,将该区域内盐丘构造按发育程度不同分为Ⅲ级(较发育)、Ⅱ级(发育)和Ⅰ级(极发育)三个级别。属Ⅲ级的有通芒盐丘和班海盐丘,属Ⅱ级的有农刀及塔贡盐丘,属Ⅰ级的为农哈湖盐丘。在万象平原进行钾盐勘查时,发育程度不同的盐丘及盐丘的不同部位的工程布设不同,找矿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820.
两种坐标系转换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对目前常用的两种坐标系转换模型的学习和理解,对原本适合于小角度坐标转换的布尔莎模型进行了拓展,使其适合于任意角度坐标转换。将改进后的7参数布尔莎模型与13参数的大角度模型,结合盾构三棱镜法解算盾首盾尾坐标的工程实例,通过大旋转角和小旋转角两组数据以及编程实现两者的对比,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