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FNL(1o×1o)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雷达资料,对乌鲁木齐2015年12月10日-12日的极端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演变及暴雪产生和维持的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是欧洲脊发展推动乌拉尔山地区长波槽东移南压,同时配合低层风场的辐合切变、地面冷锋及地形强迫抬升等共同作用造成此次过程。500hPa偏南气流,700hPa、850hPa的偏北气流在乌鲁木齐的交汇有利于加强冷暖空气的汇合和水汽的聚集,为乌鲁木齐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各物理量场的配合及地形作用使得此次乌鲁木齐大暴雪持续时间长,降雪强度大;降雪前期乌鲁木齐逆温使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散度辐合中心最强时段及上升运动均与降雪时段对应,乌鲁木齐地形引起的强迫抬升为暴雪提供有利的垂直环流;水汽的主要来源为阿拉伯海及孟加拉湾,且水汽在中低层的辐合上升明显,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的出现时间对本次乌鲁木齐大暴雪的最强降水时段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介绍在水深40-90米的浅海海域中三种类型沉积层海底上,用爆炸声源进行的海底反射损失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结果与按均匀半空间底模型计算所得海底反射损失的理论曲线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反射损失值明显地与底的类型有关,细砂底的反射损失较小,粉砂质泥次之,而粉砂质粘土的反射损失较大;对于同类型的海底,孔隙度大者反射损失也较大。此外,还讨论了沉积物中声速的两种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3.
夕卡岩型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多年以来一直是矿床学研究工作的热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对该类矿床的认识也由传统的接触交代成因演变为多种成因;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地质工作者局限于传统的接触交代成因。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该类矿床,本文在前期夕卡岩成因类型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各种夕卡岩及夕卡岩型矿床的主要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了不同成因夕卡岩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尝试结合土地利用数据的特点,利用组件技术实现扩展ArcG IS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功能模块,建立土地利用面状数据综合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由对面进行处理转化为对拓扑公共边进行处理的数据模型,较为满意地解决了一般的面状化简算法会产生间隙和重叠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了一种由COM框架向.NET框架迁移的方法;分析和讨论了COM技术和.NET技术的区别和联系,说明了.NET技术是下一代的平台技术,它不但增加了新特性还增强了很多功能,也从根本上探讨了框架迁移研究的必要性:最后结合GIS的知识提出了迁移的方案,在讨论迁移的方案时,特别是从.NET的核心技术的角度由底层探究GIS框架类的形成,从而构建类似.NET的GIS软件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其次提到了注意事项及对未来的憧憬。  相似文献   
126.
近10 a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短时强降水环境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好地把握中亚低涡造成新疆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机理特征,为新疆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提供参考和依据,利用FNL资料、探空资料等,运用天气学原理、动力诊断分析方法等,研究了中亚低涡系统不同部位发生的三类短时强降水的环境场特征及环流配置。结论表明:(1)短时强降水发生在500 hPa中亚低涡前部西南气流下为最多。(2) A指数在新疆地区短时强降水降水预报中意义不大。(3)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短时强降水天气的配置一般属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4)三类短时强降水形势配置的共性:在低涡背景下,对流层中高层都有显著气流存在,低空有切变线存在,近地面往往有辐合线,700 hPa左右往往有湿舌。异性:第I类短时强降水湿度条件较好,第Ⅱ类短时强降水高低空温差较大,第Ⅲ类短时强降水垂直风切变较强。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应用于产后缺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1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8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9.69,95%CI(56.94,62.45),P<0.00001]。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及乳汁黏稠度的影响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穴位按摩可增加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度和增加乳汁黏稠度。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能存在优势,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仍需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8.
129.
地热水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又具有典型的稀有性和难以再生性.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既要利用地热水资源,又要重视地热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西安市的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分布广,储量大,温度高,水量丰,水压大,水质优等显著特点.是大自然馈赠西安人民的十分珍贵的清洁能源.用得好,可为西安人们...  相似文献   
130.
胡伟伟  李婷  马致远  豆惠萍 《地下水》2011,33(2):1-3,19
论述了环境同位素在研究地下水可更新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研究区氢氧稳定同位素、氚和14C放射性同位素、CFCS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对比人类开采前后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的可更新性随不同深度、地域、含水层的不同而各异,人类活动加强了浅层与深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