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本文介绍了利用T-Lnp图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条件预分析系统的思路;探讨了作业层气象要素的计算方法,飞机积冰预报方程及积冰分析;重点利用探空资料对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4.
气候变化对太行山土壤水分及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太行山低山区将自然植被移入蒸渗仪,观察当降水分别为常年平均降水量的80%、90%、100%、110%和120%等5种处理条件下,植被生产力和土壤的不同反映。研究发现:受验植被对降水反映敏感,降水每增加10%,植被生产力增加15%左右,预示未来全球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会对太行山低山区植被产生影响。同时在利用野外实验结果对WAVES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情景下,土壤水分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温和减少降水对土壤水分负作用明显,尽管降水增加可改善土壤的水分供应状况,但降水增加10%对土壤水分的正面影响,大体被3 oC的增温抵消。由于模型模拟中采用的是与目前没有改变降水条件的实验相同的植被(LAI),而植被生长在太行山这一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又受土壤水分控制,因而估计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植被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85.
以研究结晶质基岩内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为目的的OECD斯特利帕计划.已于1980年开始在瑞典斯特利帕矿山进行.该计划定在1991年内完成.现已将近结束.正进行该计划的最后部分第Ⅲ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有二、一个是建立一套止水技术,以防止坑道周边高透水部位放射性物质漏泄.另外一个是要切实掌握基岩的性质,并建立一套基岩及地下水流的调查及分析方法.后者的研究中有一项是通过数值分析推断基岩地下水流可能渗漏的程度.这首先是以未经扰动的基岩为对象.以几口探井所取得的情报为依据.对钻探后坑道涌水  相似文献   
86.
船研 《海洋信息》1997,(12):24-25
当前国际航运业正默默承受着两种巨大压力,一个是船队结构不善以及经营成本上升,另一个是供过于求导致的市场长期低迷不振。 首先,世界范围的船队老化严重困扰着航运发展。据ISL统计,在1997年初,世界商船队的平均船龄为17.8年,而1993年的船龄为16.7年。在所有的船型中,仅有集装箱船的船龄从11.5岁下降到11.1岁,其它船型的年龄都在增长。目前,在世界商船队中,占船舶艘  相似文献   
87.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长江宜昌水文站观测的泥沙输送量逐年增加,但是到了90年代却出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泥沙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乱伐森林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改变,而减少的原因则可能是采取了一系列防止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在上游修建了许多大坝而造成的。嘉陵江流域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源区之一,90年代每年从嘉陵江流域到长江的输沙量减少到1988年前的约36%。因此,分析该流域每年泥沙输送动态及其变化原因,对制定减小水土流失的森林规划,防止三峡水库的淤积以及保护长江流域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开发并改进了一个流域集水坡面上的侵蚀模型,并将它应用到1987年的嘉陵江流域,以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被用于月度泥沙生产量的评估中。  相似文献   
88.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EM) project, part of the Asia-Pacific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PEIS) project,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monitor, and assess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degradation, and their impac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ystem primarily employs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 sensor on th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EOS-) Terra/Aqua satellite,as well as those from ground observations at five site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systems in China. From the preliminary data analysis on both annual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water, heat and CO2 fluxes, we can confirm that this system basically has been working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latent flux and CO2 flux are much greater in the crop field than those in the grassland and the saline desert, whereas the sensible heat flux shows the opposite trend. Different data products from MODIS have very different correspondence, e.g. MODIS-derive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measured ones, but LAI and NPP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ground measuremen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lgorithms used to process MODIS data need to be revised by using the local dataset. We are now using the APEIS-FLUX data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which can simulate the regional water,heat, and carbon fluxes. Finally, we are expected to use this model to develop more precise high-order MODIS produc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89.
90.
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控股的设计企业,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设计领域展示科研成果和技术实力的窗口。主要从事各种类型的大中型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多年来我院在建筑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拥有一支由高素质人才组成的设计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