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126篇 |
海洋学 | 68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182.
过度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通过调查和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类型、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可以得出过度放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也给牧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过度放牧引起了草原植被的退化和土壤质量的退化,特别是春季的过度放牧对草原植被和土壤质量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不利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易变性和易退化特点决定了放牧容易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引起土壤盐碱化、荒漠化和深部土层干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笔者提出,对草原土层盐碱含量、植被盖度和深部土层含水量、地面大气湿度与含尘量进行监测,并依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牧业发展计划和管理措施,这对于牧业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3.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 900 m以下超压现象较普遍,然而超压成因演化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古超压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恢复,结合沉积速率演化、生烃演化及孔隙度演化研究了超压的成因演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层压力演化的成藏意义.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原始积累(东营组剥蚀期以前)、超压释放(东营组抬升剥蚀期)及超压重新积累(东营组末期至今)3个阶段;东营组剥蚀期以前超压成因以欠压实为主,超压幕式排放利于油气幕式排出,东营组剥蚀期发生超压卸载,超压卸载使得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东营组末期至今以生烃增压为主,生烃增压期与2次重要成藏期及油源断层活动增强期相耦合,一方面大量油气沿断裂及岩性通道运移形成源内成藏组合,另一方面在源储剩余压力差作用下,油气沿活化的油源断层运移形成源上成藏组合;油气有利聚集区与压力分布密切相关,在相应层段油层压力系数分布区间内,总体油层厚度与压力系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将勘探重点放在相应层段压力系数分布区间内的压力系数高值区. 相似文献
184.
185.
庐江地震台汤池1号井的水氡测值从2009年4月8开始有小幅趋势性上升,8月4日至8月8日,上升速度加快(8月7日升至11.4 Bq/L),8月19日数值恢复正常。本研究从地震前兆异常落实的角度出发,在仪器运行、观测环境、水文地质、人为因素,仪器标定参数、同一井中其他测项的数据变化、同一地热区其他热水井水样数据的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以往水氡资料的映震实例,初步判定此异常为前兆异常。此项工作对今后异常的判断、识别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6.
收集苍梧M 5.2、九寨沟M 7.0和智利M 8.2地震期间琼中基准地震台PET重力仪和CTS-1EF地震计观测数据,对重力资料进行潮汐和零漂改正获得重力残差数据,并对地震计数据求导得到加速度值。对重力残差数据和地震计加速度数据波形及频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认为2种观测仪器记录的地震波震相和频谱分析显示的地震波分布频率具有一致性,但九寨沟M 7.0地震和智利M 8.2地震的地震波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新疆北天山西段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表构造形迹、地震震源机制解、现代水系展布的优势方向以及激光全息光弹模拟等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北天山西段(东经82°~86°)地壳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指出,该区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通过激光全息光弹实验获得模型的等差线及等和线条纹图,从而求解各点的主张应力σ_1主压应力σ_2和最大剪应力τ_max的相对值并绘制相应的等值线图,结果发现:实验区σ_1值普遍偏低,σ_2值明显偏大,说明本区处于整体受压状态。τ_max值的分布较均匀,仅在一些断裂的交汇部位和端点剪应力值较高。分析结果认为:萨尔萨拉西南、独山子——安集海断裂西端、乌苏林场西南、阿尔夏特一带、婆罗科努达坂东南都是围压很高的剪应力集中区。这些地区易积累大量的应变能而产生突发式剪切破裂和粘滑引起强烈地震,是在地震预报中值得注意的地震危险地段。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