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582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103.
查册桥矿区位于江南过渡带,包括牛头高家金矿床、程檀金矿床、路源金矿点和东边金矿化点、杨梅尖金矿点.其中牛头高家金矿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红土型金矿.研究区主体位于东至断裂与高坦断裂带交汇处及其两侧,三岗尖-杨美桥背斜核部及北翼.区内存在多个重要的赋矿层位,主要包括南华系休宁组、南沱组,震旦系蓝田组,寒武系黄柏岭组、杨柳岗组,奥陶系仑山组、东至组.高坦断裂带、兰程畈断裂带、奥陶系/志留系间的推覆-滑覆断层界面均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区内岩浆岩主要受其控制,物化探异常也主要沿其分布.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认为区内具有寻找低温热液型-叠改型、层控夕卡岩型、岩浆热液脉型金、铜、钨、钼、银、铅锌等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4.
6日本气象厅的气侯业务日本气象厅对气候工作十分重视。1990年6月成立了气候资料中心,主要任务是控集全球气候资料和温室气体等资料,进行综合鳖理分析,定期向政府、大学、科研所以及世界气象组织提供.为加强和扩大气候资料捏集工作,成立了厄尔尼诺监测中心、温暖化变化中心,并高度注意对o:的监测.”气候研究工作由气象研究所气候研究部承担。在气候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6.l利用数值模式进行气候和长期预报的研究,建立l~6个月长期预报动力数值预报模式,巳在业务上应用.6.2异常天气、气候变化机制的研究.对中、高纬大…  相似文献   
105.
中国黄土10Be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中国和瑞士科技工作者开始联合进行黄土^10Be研究。建立了黄土^10BeAMS测量的理想流程,发现了^10Be在黄土地层良好保存性等重要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确认了黄土^10Be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洛川黄土部面0.4-138m段600多个样品进行了^10Be测定,建立了2.5Ma以来大陆堆积物同位素记录曲线。  相似文献   
106.
猫儿峡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弧中最南支之第二分支,由华蓥山大背斜以倾伏之势向南偏西延伸于嘉陵江以北并又分成南中北三支越嘉陵江并为其所切,因而形成观音,温塘,沥鼻三个峡谷,即知名之所谓小三峡。其中最南支(即观音峡)背斜在嘉陵江以北又复分为二分支,旁支名之曰龙王洞背斜,未越嘉陵江即已倾没,正支过嘉陵江后轴向转为正南继续向南延伸经沙坪坝,白市驿一带名之曰中樑山背斜,该背斜至长江附近由于峡谷之得名故亦名之曰猫儿峡背斜。此背斜越长江后又续南延在贾嗣桥附近以锐角之势倾没  相似文献   
107.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测深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作的3维水下地形测量,探讨了测深数据的粗差剔除问题,提出了每秒测深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效剔除了测深数据的粗差。  相似文献   
108.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B.针状赤铁矿;C.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D.针状锶重晶石。A类出溶物的延长方向平行于磷灰石的C轴,长度介于10~50μm;B类主要沿磷灰石的C轴方向排列,宽仅为0.5~2μm,多数在1.5μm左右,长度变化较大,为6~50μm;C类独居石出溶体宽约6~10μm,多为6μm,长约50~75μm;D类锶重晶石主要与B类赤铁矿出溶物共生,宽多1.5μm左右,长约60~70μm。其中A,B和D类出溶物是在磷灰石中首次发现。四类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CCSDUHP岩石中氟磷灰石脉体的存在及其铁氧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出溶体的发现,显示UHP岩石在折返的过程中,快速减压曾造成矿物的分解和大量出溶体的形成,伴随脱水和SiO2等硅酸盐熔体的出溶,还存在少量的磷酸盐熔体,同时可能曾经有铁氧化物的熔浆的加入。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110.
江苏省最大日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统计拟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肖卉  姜爱军  沈瑱  彭海燕 《气象科学》2006,26(2):177-182
本文根据江苏省内60个观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省域日最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度变化,建立了省内日最大降水的概率分布模式,从而推算分析出现大降水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模式能够较好的拟合大暴雨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