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9篇 |
免费 | 23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5篇 |
大气科学 | 57篇 |
地球物理 | 91篇 |
地质学 | 534篇 |
海洋学 | 137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75篇 |
自然地理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941.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大规模的大气层核试验活动,原本稳定的大气中CO2的14C含量迅速升高,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渗透到整个生物圈,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后,大气中CO2的14C含量开始迅速减少,其速度却远超过了14C自身的衰变速度,树轮和珊瑚等环境信息载体的14C记录都体现了这一迅速增长而后又衰减的过程.近50年对全球大气中CO2的14C含量的数据采集和发布,使人们发现了14C含量作为现代时间标尺的可行性.介绍了现代核试验14C在法医学鉴定中新的应用方向--根据牙釉质的14C含量确定不明身份死者的出生年代.对于无法判定样品形成于大气14C含量峰值前后的问题,尝试应用同一个人釉质完成时间不同的两颗牙齿的14C含量比较,来予以解决.实验数据结果与真实记录之间的绝对误差为1.4 a,优于以前骨龄和牙齿磨损度等传统的法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42.
The distribution of diatoms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Minjiang Estuary, southeast China, was investigated in2009. Total 56 species and other species belonging to 25 genera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m 11 species were dominant over 5%. Dominant species included Actinocyclus ehrenbergii, Coscinodiscus curvatulus, C. divisus, C.jonesianus, C. radiatus, C. rothii, C. subtilis, Cyclotella stylorum, Epithemia hyndmanii, Hydrosera whampoensis,and Trachyneis aspera. Diatom abundance varied spatially, with the absolute abundance of diatoms ranging from13 valves/g to 11×104 valves/g, and averaging 2.5×104 valves/g. A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atom distribution and sediment properties in the Minjiang Estuary.CCA revealed that the major elements(Fe_2O_3, Na_2O, CaO, MgO, TiO_2, SiO_2, Al_2O_3, and K_2O)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diatom abundance. Four diatom assemblages were distinguished,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ediment properties,which may assist late Quaternary palaeocean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of the Minjiang Estuary. 相似文献
943.
西准噶尔是近年来中亚造山带的研究热点地区之一,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随着研究的深入,蛇绿岩混杂岩带中不断有碱性洋岛玄武岩被识别出来。本文对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的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高TiO2 (2.3%~3.8%)及P2O5 (0.38%~0.91%),低MgO (2.41%~4.9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Yb)N = 5.1~14.5,无明显Eu异常(Eu/Eu* = 0.96~1.1),相对富集Rb、Th、U,亏损Ba、K、Sr,没有明显Nb、Ta负异常,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极其相似。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枕状玄武岩具正εNd(t)值(3.3~4.4)及年轻的模式年龄(0.83~0.72 Ga),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通过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认为源区可能为富辉石的橄榄岩,或不含橄榄石的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的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与地幔柱有关的海山/大洋岛屿环境。这些明显不同于大陆板内具有富集特征的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它们分别属于两个明显不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省,即以富集型地幔为同位素组成的南部省及以亏损型地幔为同位素组成的北部省。 相似文献
944.
实验设备、耗材等物品以及实验室环境中都有可能存在一定浓度的多环芳烃,造成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多环芳烃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水样分析中萘、苊、芴、菲、蒽等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引入和去除方法。在排除了数据处理和仪器测试的原因后,确认污染来自于样品前处理过程。对容器污染、试剂干扰、前处理间环境污染和氮吹浓缩系统等因素的排查结果表明,氮吹浓缩系统是主要的污染源。进一步实验证实,氮气、减压阀以及连接管线等均可造成多环芳烃污染。通过采取更换氮气、减压阀和连接管线的措施,并将氮气通过活性炭柱,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污染。实验设计了装有活性炭的玻璃柱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存在的萘等多环芳烃物质的污染;但专用减压阀避免多环芳烃污染的效果验证、氮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的来源确认以及多环芳烃污染去除装置的优化改进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5.
江苏沿海是我国发达沿海地带中的相对欠发达地区.新一轮的江苏沿海开发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投资导向阶段,港口、集疏运体系、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大规模建设及其大量的资金投入,将为其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使用的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投融资模式,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实际,寻求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方式与模式,以期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纳和集聚能力,为未来全面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和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946.
海岸的稳定性对沿岸基础设施的布局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历史卫星影像资料解译和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青岛董家口至日照任家台岸段海湾岬角形状改变对湾内岸线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岬角形状改变对沙质岸线过渡段的影响最大,对切线段次之。岬角形状改变过程中,工程建设导致岬角处海底的泥沙被大量扰动,在SW向沿岸流作用下向湾内辐散,导致切线段泥沙沉积量增加,侵蚀速率降低。岬角形状改变完成后,在NE向波致沿岸流的作用下加强,泥沙向北输送加强,切线段北侧海岸侵蚀加强速率增加,过渡段淤积速率增加。目前黄家塘岬湾内切线段北段海岸仍未形成新的动力平衡,海岸侵蚀可能后退9.7 m后达到稳定。湾内岸线发生变迁的动力机制来源于湾内切线段波生沿岸流增强。 相似文献
947.
948.
949.
950.
应日本气象厅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李黄副局长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11人于1994年11月16日~25日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考察.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在1991年后日本气象工作的新成就及今后发展趋势.考察团在日期间考察了日本气象厅的预报部、观测部、海洋部和气象研究所、卫星气象中心及大阪管区气象台(包括高安山气象雷达站)、关西国际机场航空气象台.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日方友好热情的接待,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访日期间,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还就中日气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