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南连续性特大致洪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东  林钢  叶萌  陈桂兴  汪瑛 《气象科技》2007,35(1):82-87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越赤道气流、降水时空分布以及过程开始、持续和结束环流时特征等方面对2005年6月18~24日华南连续性特大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暴雨的空间分布有着双雨带特征,即南北两条雨带,北面雨带对应着切变线,南面的雨带对应着低空急流;暴雨开始前及暴雨过程中,索马里附近一直维持强盛的越赤道气流,同时在100°~160°E之间也有越赤道气流活动并有西进现象;500hPa西风槽、850hPa切变线是这次过程开始和维持的重要系统;华南上空对流层高层东风的建立是这次过程结束时重要特征;南海北部至广东上空低空急流中心风速的周期性脉动与广东强降水的日变化现象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对2009年11月24~29日广州市一次持续灰霾天气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灰霾天气过程在850 hPa为反气旋环流控制,灰霾的严重程度与850 hPa风速的大小密切相关;地面形势则为弱高压脊或脊后回流型,气压场多为均压场,海平面气压值通常小于1 017 hPa,灰霾的严重程度与弱压脊的位置及海平面气压大小密切相关;按气象标准当达到了灰霾日标准后,能见度可作为衡量灰霾严重程度的指标;此次灰霾天气过程中,SO2污染物在影响能见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为了定量描述北京城市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为模式提供准确的下垫面参数.利用气象塔大气湍流观测资料,结合Martano(2000)由单层超声风速、温度资料估算非均匀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计算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塔附近的下垫面空气动力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即z0为1.75 m和d为40.12 m.该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最近的8年内,该处的零平面位移和空气动力粗糙度明显增大,这与该塔周围城市建设状况吻合.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农业生态区CO2通量的观测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6月10日~7月20日在安徽省全椒县稻田和2002年6月10日~7月20日在肥西县农作物混作区观测的近地层CO2和能量通量资料,对农作物混作区和稻田CO2通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均情况下,观测期内稻田白天(夜间)吸收(放出) CO2为55.16 g·m-2(14.19 g·m-2);农作物混作区白天(夜间)吸收(放出) C02为22.67 g·m”(12.40 g·m-2);稻田白天吸收的CO2通量随水稻生长而逐渐增加,夜间放出的CO2在拔节期最高;农作物混作区CO2通量在整个观测期并没有显著改变;稻田和农作物混作区均为大气CO2的汇。对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分析表明:白天稻田吸收的CO2通量与到达地面的光合有效辐射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文中结果为数值模拟稻田与近地层大气CO2交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及其探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6,他引:1  
介绍了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双偏振参量。阐述了几种较常使用的估测降水强度的算法,并分析了不同算法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冰雹区的方法,其中,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冰雹识别模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实际的冰雹区位置,而且还可以对其分类。  相似文献   
16.
张东  汪瑛  冯业荣  方一川 《气象科技》2014,42(2):302-308
利用室内地板温度、气温、露点、湿度,以及NCEP 1°×1°分析数据等资料,对2012年广东2—3月冬春过渡季节"回南天"(高湿天气)的5次个例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特征和物理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影响结束后,广东上空迅速转受暖湿空气控制,当室外空气露点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时"回南天"现象就会产生;"回南天"是出现在冷暖急转的天气背景下的;冬春季节当持续控制广东的冷高压脊快速减弱,同时925hPa上有明显的偏南气流时,预报员就要考虑是否会出现"回南天"现象;气温快速回升,露点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是"回南天"出现的必要条件,要重点分析未来露点的变化;"回南天"有两种结束方式,即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  相似文献   
17.
"雨燕"中风暴算法与新一代雷达SCIT产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广州地区强对流资料,在构建风暴预报位置客观评分模块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三种风暴算法(分别简称为SCIT、雨燕2006、雨燕2008)的预报误差.SCIT在30和60分钟预报时效,分别识别出5 124和2 203个风暴,预报位置绝对平均距离误差为12.9和23.7 km.雨燕2006识别为4 975和2 1...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广州第一场强对流天气的强对流单体雷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羽  吴小芳  胡胜  汪瑛 《广东气象》2009,31(4):8-10
利用自动气象站和广州新一代雷达资料,对2009年3月28日影响广州的强风暴单体进行了分析.在该风暴影响广州之前,广州地区近地层环境风场出现了辐合,使得风暴影响广州期间强度得以维持且略有加强.通过区域雷达拼图可以对大范围的对流活动进行监测.风暴影响广州期间最大反射率因子在加强,对应的高度也在抬升,垂直液态水含量最大达到58 kg/m2,风暴顶高一直维持在12 km以上,相应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上方3 km厚度层内的反射率因子垂直梯度约为-1.8 db/km.强天气探测产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风暴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广州地区的强对流预警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2016-2020年全球模式ECMWF和区域模式GZ_GRAPES、基于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MWF和GZ_GRAPES模式对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在逐年提升,对大雨或以上的降水预报技巧的提升缓慢.GZ_GRAPES对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技巧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精...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全省性低温阴雨过程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低温阴雨天气的特点和成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和降水频繁的特点;造成本次低温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蒙古横槽均异常偏强和长时间稳定维持,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和中低纬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