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图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2.
地气图预测全国月降水的实践总结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根据地热涡的移动规律和地热释放的持续性,我们设计了两种月降水的预测方法:(1)外推法,依据过去2~3个月地热涡和多雨区的移向、移速,外推下个月多雨区的位置;(2)"正多负少"规则,利用地热释放的持续性,对3.2 m地温月际变温为正的地区,预测下月多雨,月际变温为负的地区预测下月少雨("正多负少"规则)。此规则的历史拟合率约为65%。指出了5种不符合"正多负少"规则的情形及其可能原因。利用上述2种方法,从2005年9月开始进行全国降水预测试验,按全国统一评分方法,2年多来平均得分为67.5分,2007年12个月的平均得到70.5分。  相似文献   
143.
高原季风的平均气候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是否存在季风?若存在,是东南季风还是西南季风? 或是高原本身自成一季风体系?这些问题一直为我国气候学者所注视。早在五十年代叶笃正等就指出,夏季高原低层的风是围绕高原作气旋性旋转的;杨鉴初等利用单站资料讨  相似文献   
144.
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青藏高原自约45Ma前开始隆升以来,经历了多次隆起与夷平的交替过程.基于事实分析和这样一种理论假说:当地磁极性与现代相同时,地球内部对流活动强,造山运动强烈,青藏高原隆起速率大;相反时,地球内部对流活动大为减弱,青藏高原构造抬升速率为零,建立了高原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得到了其解析解,并利用古地磁资料和星际氢原子浓度资料计算了自高原隆升以来的高度变迁.对数学模型结果与事实分析结论的比较表明,两者相当一致,该模型较为逼真地再现了地质历史上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的交替过程.该模型主要考虑了高原高度对侵蚀速率的影响以及地磁极性和星际氢原子浓度对抬升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AnalysisofthegeothermalvortexestriggeringtheXingtaiearthquakein1966MAOCANGTANG(汤懋苍)XIAOQINGGAO(高晓清)LanzhouInstituteofPlate...  相似文献   
146.
青藏高原近600年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28,自引:20,他引:28  
利用1983年7月-1990年12月ISCCP卫星反演的地表温度资料,将高原的温度变化分为三个区。在每一区找1-2个温度变化的代用资料(冰芯、树轮),将近600a的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按面积加权,得到了大体可代表整个高原的平均温度变化序列,发现600a来高原上曾出现过三次冷期和暖期,最冷在17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47.
银河旋臂,地核环流与地球大冰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懋苍  高晓清 《地学前缘》1997,4(2):169-177
地球在其约46亿年的生命史中,多次出现大冰期,关于其形成原因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促使地球系统演化的的主要来自哪一圈层?气体具有最大的激活能,但大气圈中地球总质量的10^-6,它不可能是主要圈层,固态的激活能最低,下地幔和地内核亦不大可能在地球系统演化中扮演主要角色。地球外核液态,具有较高的激活能,它约占现代地球系统总质量的30%,故可认为它是地球系统演化的主要活动圈层。作为旋转地球上的流体,  相似文献   
148.
蒙古高原地面风、压、温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蒙古国40个气象站1961—1990年平均压、风、温资料作了分析,其结果表明:①冬季地形“中脊线”东西两侧的气候截然不同。西侧自由大气的暖平流很少触到地面,中小型地形的热力差异明显:气压场上为“多中心”,相应的盛行风场为多种多样;东侧为冷平流,可触及地面,中小型地形的热力差异不明显,气压场为相对少变,山脉影响一般形成不了闭合中心,西北风占绝对优势。不同地形坡向间温度差异较小。②夏季,高空控制气流(行星西风)减弱,“中脊线”以东的各地形性气压中心得以发展,向风面为高压(或脊)、背风面为低压,其中“色得格低压”和“克鲁伦河低压”为统流低压,而“呼伦贝尔低压”和“浑善达克低压”为背风下沉低压,干燥少雨成为沙漠区。夏季河套灌区近地层为一高压,其成因与人工灌溉关系极大。气温可用地理要素较好表达。  相似文献   
149.
地温突升与短期气候变化初探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汤懋苍  张健 《高原气象》1990,9(4):364-370
利用我国各气象站1954—1985年的地温资料,分析发现3.2m深度的地温有“突然升高”现象,其中大部分不能用地表层的变化来解释。当“地热异常型”的地温突升呈大范围(大于10~3km)群发性时,会使该区域当年降水量明显增多;当“地热异常”呈“孤点”爆发时,不会使该地降水机率增加,但当降水发生时可以增加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