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GRAPES), a limited-area region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view of the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itial field in simulation predictions,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B (AMSU-B) data from a NOAA satellite we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initial values. By directly using the 3-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of GRAPES, two schemes for assimilation tests were designed. In the design, Test 1 (T1) assimilates both sounding and AMSU-B data, and Test 2 (T2) assimilates only the conventional sounding data, before applying the model in simulation forecasts.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very sensitive to initial fields and successful in reproducing the monsoon onset, allocation of high- and low-level wind fields during the pentad of onset, and the northward advancement of the monsoon and monsoon rain bands. The scheme, however, simulated rainfall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ith deviations from observations. The simulated loc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more westward and northward and the simulated rainfall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larger and covered a broader area.  相似文献   
62.
天气雷达反射率基数据质量控制的几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针对基数据质量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逻辑的雷达回波分类算法、基于水平和垂直反射率结构的质量控制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思想、计算步骤和适用范围,并对3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结果认为,基于水平和垂直反射率结构的质量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地物杂波,算法相对简单且效率较高,适合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63.
潮水盆地是河西走廊北侧阿拉善台隆中部的中新生代伸展断陷盆地.盆地中分布砂岩型、泥岩型、煤岩型4个铀矿床,13个铀矿点及数十处铀矿化点.通过对潮水盆地平易凹陷一带分布的航空放射性异常查证结果分析,结合盆地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铀源、找矿目的层特征等,探讨了潮水盆地平易凹陷南缘铀找矿前景.分析认为,在平易一带白垩系存在有利的找矿目的层段,是找矿的突破口,航空放射性异常区是重点找矿地段,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4.

基于AE8电子辐射带模式和各地磁场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磁场模式、太阳风、地磁扰动、地磁轴指向对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分布的影响以及静止轨道不同经度位置≥2 MeV高能电子分布的差异,并与GOES系列卫星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AE8+IGRF+T96模式所得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分布结果优于AE8+IGRF+OPQ77模式或AE8+IGRF+T89模式结果,其大部分定性结果与GOES系列卫星观测结果较为一致,AE8+IGRF+T96模式所得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分布与磁壳参量Lm、局地磁场B分别呈较好的负和正相关性. 基于AE8+IGRF+T96模式得到在相同太阳风及地磁扰动条件下2010年每分钟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通量分布结果,经分析得到:1年内每个时刻静止轨道上≥2 MeV高能电子通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值变化范围为2.50~7.51,变化主周期为1天,每天比值变化量都超过3;1年内静止轨道各经度位置每天内≥2 MeV高能电子通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值变化范围为2.98~6.00,比值随着时间和经度位置而变化;1年内同一天静止轨道各经度位置≥2 MeV高能电子日积分通量最大值出现在170°W附近,最小值出现在70°W附近,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分布在1.86~2.13之间. 以上所得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分布变化主要来自Lm变化,B/B0的影响小于5%,其中B0为磁力线上磁场最小值. 因此,在构建≥2 MeV高能电子分布模式时,需要考虑地磁场结构的影响,特别是Lm参数.

  相似文献   
65.
卫星定位定轨系统SPODS是西安测绘研究所开发的GNSS定位定轨软件。该软件目前能够处理GPS数据,具有高精度GPS定位定轨能力。本文简要介绍SPODS的基本理论和性能测试情况。性能测试使用了2009年1月4日至10日大约127个IGS站采集的GPS数据。结果表明,GPS卫星轨道解与IGS最终轨道的1DRMS差为1.1cm;站坐标日解的重复性,水平分量为1.5mm,高度分量为4.5mm;极坐标和日长变化解与IGS最终产品的一致性,分别为0.025mas、0.093mas和0.013ms/d。  相似文献   
66.
5月的安哥拉已经进入旱季,可是天气仍然十分炎热,道路两旁开放着鲜艳的合欢花,在绿叶的陪衬下,争奇斗艳,给这片苍苍茫茫的非洲大地增加了不少生气。前几天,应友人之邀,早上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出发,驱车30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中国村”。  相似文献   
67.
岩溶塌陷及遥感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岩溶发育地区所特有的灾害地质现象。它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的频繁而加剧。在我国,可溶性岩石覆盖了全国三分之一强的面积,因此,岩溶塌陷的防治和预测则格外重要。对岩溶塌陷进行探测,遥感技术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航空摄影是最常用的,其解译规范已建立了。热红外扫描技术在一些调查中也是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关键应测得地物的温度,并选择合适的飞行高度。卫星影像解译结合实地调查是进行塌陷预测和调查塌陷分布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8.
3煤顶板突水是影响东滩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归纳出了3煤顶板突水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9.
山东胶西北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反演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控矿构造因素为主线,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及其控矿作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反演了成矿期构造应力状态,为宏观构造分析提供了佐证,亦为成矿预测提供了定量一半定量的实验数据,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0.
李维显  杨敏之 《地质科学》1960,3(4):193-198
前言近代工业所急需的各种分散元素矿产資源,大部分都賦存于鉛鋅矿床內。因此如何在勘探、开采、选矿、冶炼鉛鋅矿石的同时加强对其內伴生有益組分的綜合利用是当前我国发展尖端技术、尖端科学最有現实意义的工作之一。 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元素的綜合利用早已引起了各部門的注意。各地貭勘探队曾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种类型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組分的查定、化驗、綜合研究、評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資料和实际經驗,为了更有效地加快和提高該項工作,必須加强总結和交流經驗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